议论文老师一直要求三段式,作文写的太千篇一律,有什么好的创新吗?( 二 )


文章写到这里,就该结束了 。收尾时一定要短小有力,可总结上文,照应开头,也可以发出号召 。
选择运用三度思维写作议论文,是最佳的选择 。
所说三段式议论文写作,这“三段”表意不确切,应当改称是三部论或三步论 。
所有思维方式可分成两大类,一是简单的直线式思维,二是复杂的交叉式的思维 。在所有思维中,前者表达最完整最彻底和最最佳最有效 。
表达最完整最彻底 。
一,提出问题,论点,是什么 。通过引题,转题,从而立题即立论 。这样,虽为平面,有了广度 。
二,分析问题,论据,是什么 。(一)亊证 。举实际例子,或概括事实,或罗列数据 。论述具体化了 。
(二)理证 。可以多方面多角度阐述,在此只例三个方面 。引证,引名人名言,公理原理,诗词俗语 。史证,举历史事实,以史为鉴 。反证,假设如果,不如此将带来危害 。
这样论述从点探究,有了深度 。
三,解决问题 。从两个方面结论 。一是为达到目标,理系实际,至少概括应有两三点做法 。二是这样做将会具有何种意义 。
这样结论,使论述有力度 。
按以上思维方法论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完全满足了议论文写作的所有要求:论点明确、正确,论据充分而深刻,结论恰当合理 。并且文章结构自然呈递进式,是最佳章法 。
效果最佳最理想 。
一是应试教育必选必备 。尤其是中高考,评卷老师本身头脑中就有这三部论的框架,即该生提出的论点在哪里、是什么,其是否多角度论证,是否深刻,所下结论是否恰当,是否联系了实际 。阅卷老师浏览一目了然,给分又快又准 。
二是对科研工作者课题研究思考提供了方法;为领导者写讲稿、做报告、分析问题,参考纵深,不易遗漏 。为广大学生尤其是对言之无物的学生提供了思路,拓展了视野 。
这种形式上的死板,恰恰是以死求活 。任何议题都可不断反复问是何为何如何?无穷无尽地思考,内容只能异常丰富,是不雷同的 。再说,学生和老师都应重视其方法的学习和教授才是正道 。
最根本最重要的是,不但这简单直线式的思维方法具体,实用,有效,而且再复杂交叉的思维形式都必须以它做为最基本方法才能进行下去的 。
(1)亮观点,单刀直入 。198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习惯》有篇高分作文的开头这样 写:“就像那溪流惯于奔腾,大海惯于咆哮一样,我习惯于沉思,习惯于遐想,习惯于 把自己的感情流露在日记簿上 。”
(2)打比方,隐喻题旨 。1987年全国高考材料作文“理论对于实践的意义”,有篇高考 作文拟题为《灯塔·路标·理论》,开头写道:“在暗礁四伏的海上航行,需要灯塔指 点迷津;在岔道口上,需要路标指引方向 。否则就要触礁,迷路 。在人生的路途中,我 们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
(3)讲故事,引入主题 。1994年全国高考有篇高分作文《习惯》的开头幽默风趣:“我 曾经听过一个笑话:一个小公务员曾在厕所里遇上了局长,于是,他脱口而出:‘局 长,您也亲自上厕所?’一听这话,旁人当然会捧腹大笑,但一笑过后,发现有些东西 值得我们深思 。据说,这小职员在其他场合也总‘局长,您亲自……’、‘科长,您亲 自……’,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动物性条件反射,哪怕时间、地点、环境早已改变 。我 说这就是习惯所致 。
(4)引名句,扣住中心 。这里所说的名句,包括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格言谚语,诗词歌 赋等 。1995年获得高分的高考作文《责任》,开头这样写道:“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 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这就是责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