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三吏三别分别指什么?( 三 )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

杜甫的三吏三别分别指什么?

文章插图
“三吏三别”分别选一文供大家参考:
《潼关吏》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

《无家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
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 。
杜甫的作品大部分是反应百姓的困难生活的,也有自己生逢乱世,却投国无门的悲哀,杜甫憎恨战争,可自己又无能为力,同情百姓,可还是无能无为,只能通过大量的作品去抒发自己的感情 。
杜甫的三吏三别分别指什么?

文章插图
03、背景

“三吏”创作背景:
“三吏”都是描写的战争,杜甫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民不聊生,强行征兵,都为了守住大唐,守住长安 。

“三别”创作背景:
三别写的是夫妻之别,老人也无能幸免,战争结束之后无家可归的画面更是扎在了杜甫的心里,凄惨、不公、无助,全部化作诗篇流传至今 。
04、何为“诗史”杜甫是善于观察的,不管是在不得已的官场上,还是看到自己的孩子饿死,还是看到别人的惨死,杜甫都是悲悯的,他一生忧国忧民,可始终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于是就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杜甫的诗作基本都是底层百姓的真实写照,所以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我们可以从杜甫的诗作中看到那个兵荒马乱,人命如草芥的残酷时代 。
杜甫的三别别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三别是指《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无家别
原文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 。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译文
天宝以后,农村寂寞荒凉,家园里只剩下蒿草蒺藜 。
我的乡里百余户人家,因世道乱离都各奔东西 。
活着的没有消息,死了的已化为尘土 。
因为邺城兵败,我回来寻找家乡的旧路 。
在村里走了很久只见空巷,日色无光,一片萧条凄惨的景象 。
只能面对着一只只竖起毛来向我怒号的野鼠狐狸 。
四邻还剩些什么人呢?只有一两个老寡妇 。
宿鸟总是留恋着本枝,我也同样依恋故土,哪能辞乡而去,且在此地栖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