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些缘故 , 陆游的《苦笋》在网上成了一个热搜点 , 但网上很少能找到这首诗的解读与赏析 。
查某知识网站 , 发现了几年前中国诗歌大会美女嘉宾、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对它的解读 , 她指出“苦笋不会因为人们的偏好而改变自己的天性禀赋 , 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坚守是多么难能可贵!”
下面悦华就在杨雨教授解读的基础上 , 做一些比较细致的分析与鉴赏 。
【苦笋陆游原文翻译 苦笋陆游翻译和赏析】全诗如下:
藜藿盘中忽眼明 , 骈头脱襁白玉婴 。先看大意 。首联 。“藜”是一种野菜 , 俗称灰灰菜 。“藿”指豆类的叶子 , “藜藿”泛指粗劣的饭菜;“骈头”指头并头两个 , “脱襁”意为脱去襁褓 , 这里形象地写把苦笋剥去笋衣 。
极知耿介种性别 , 苦节乃与生俱生 。
我见魏徵殊媚妩 , 约束儿童勿多取 。
人才自古要养成 , 放使干霄战风雨 。
两句意为:通常摆放着粗劣食物的餐盘今天让人眼前一亮 , 原来是齐头并放着两棵苦笋 , 就像脱去襁褓的婴孩一样白嫩 , 又像玉一般的洁白 。
颔联 。“种性”指种属的特性 。
两句意为:我深知耿介乃竹的物种特性 , “苦节”是苦笋与生俱来的 。
颈联 。“我见魏徵殊媚妩” , 是一个典故 。魏徵以耿介、苦节为禀性 , 敢于抗颜直谏 。唐太宗对人说:“人言徵举动疏慢 , 我但见其妩媚耳!”别人看到的是魏徵的“刺儿头”模样 , 而唐太宗却看到了的“可爱”!这表明唐太宗对他的欣赏与喜爱 。
两句意为:从苦笋上我想到了唐太宗对魏徵的评价 , 所以要劝告孩子们不要随意挖取它们 。
尾联 。大意是:人只有苦笋般的天赋禀性还不行 。要好好地保护他们 , 并且放手让他们经历风雨 , 直到长成参天凌云的苦竹 。
再看看这首诗的寓意 。据杨雨介绍 , 这首诗是宋孝宗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陆游任蜀州通判时所作 。
它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
诗人从盘中的苦笋生发联想 , 并将其人格化 , 指出生性“耿介”、“苦节”如魏徵者 , 也是由唐太宗支持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一个人不仅要有天赋、禀性 , 还要在风雨中磨砺自己 , 发展自己 , 完善自己!
这首诗可以视为陆游的自勉自况 。
众所周知 , 陆游一生寄意恢复 。这不仅体现在他的诗中 , 为实现自己的理想 , 他还数次到抗金最前线 , 参与谋划 , 过上了“铁衣上马蹴坚冰 , 有时三日不火食”的军旅生活 。
严酷的生活让他的斗争意志更加坚强 , 因而“人才自古要养成 , 放使干霄战风雨”就是对自己战斗生活的一个小结 。
接着比较一下 , 同为咏笋诗 , 陆诗与李商隐诗的异同 。唐宋诗人的咏笋诗中 , 以李商隐的《初食笋呈座中》和陆游所表达的意义略同:
嫩箨香苞初出林 , 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 , 忍剪凌云一寸心 。古人喜食笋 , 每当新笋上市 , 价贵如金 。李商隐痛心疾首的是:每挖一笋 , 就要毁掉一棵可以参天凌云的新竹啊!
陆游的《苦笋》和李商隐的这首诗 , 都以笋比人才 , 也都表达了要爱惜人才的想法 。陆游说“约束儿童勿多取” , 正是李诗要表达的“忍剪凌云一片心” 。
- 地母经全文白话文解析 地母经原文解释
- 五蠹原文及翻译儒以文乱法 韩非子五蠹原文及翻译
- 论语全文及译文读解 论语宪问篇原文及翻译
- 少年中国说原文完整版 少年中国说原文翻译
- 陋室铭原文赏析及解释 陋室铭译文及注释
- 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原文 渡荆门送别的意思
- 登岳阳楼杜甫原文及赏析 登岳阳楼杜甫赏析
- 卞庄子刺虎文言文翻译字词解释 卞庄子刺虎文言文翻译
- 过洞庭张孝祥鉴赏 过洞庭张孝祥原文翻译
- 童趣全文赏析及译文 文言文童趣翻译及原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