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林氏祖先是谁 福建林家风水的传说


梅鹤村,位于虎贝镇的西北部,原名石堂,开基于宋初,俗称“石堂三十六村” 。又因村民大部分姓林,因此又称“石堂林厝” 。清末,村民纪念和靖先生的梅妻鹤子诗句,将村名改为梅鹤 。

福建林氏祖先是谁 福建林家风水的传说

文章插图
梅鹤航拍图 陈言波 摄
村落坐北朝南,沿龙身岗依山而建,村落内巷道呈一横九纵鱼骨状,古民居自然相连,村落传统格局保持完整 。
村西水尾横跨着一座久负盛名的通衢三地的宁阳第一桥——花桥 。花桥始建于北宋徽宗宁五年,至今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是宁德境内最古老的石拱廊桥 。据《宁德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宁德县丞范节题额赞此桥为“宁阳第一桥” 。
福建林氏祖先是谁 福建林家风水的传说

文章插图
梅鹤花桥 谢书秋 摄
比起花桥这个名称,世人更喜欢称它为“沉字桥”,在这演绎过一段“老师和学生”的故事 。老师是朱熹,学生即陈普 。
福建林氏祖先是谁 福建林家风水的传说

文章插图
宋淳熙年间,理学大家朱熹于古田杉洋创办学院游于石堂梅鹤时,口干,饮一泉眼诧异水中竟有墨香味诗意大发,用墨斗和竹筏留有上联“紫阳诗谶石堂名彰千古”,匠以孩童乱涂鸦便刨,只见其字铿锵有力,已渗木中,故“沉字桥”因此得名 。
一晃七十年陈普游于此桥,见横梁有上联无下联突发灵感便挥毫笔墨,留下“玄帝位尊金厥寿永万年”,笔力有劲,对仗工整,成就了和朱熹的“千古唱和”,成为千古绝唱不朽的对联 。
福建林氏祖先是谁 福建林家风水的传说

文章插图
离花桥不远,有一座东岳宫,始建于元代,合院式宫庙,现供奉东岳大帝、佛祖、温康元帅、陈靖姑、陈普,集佛、道、儒三教于一体,“三教合一”的精神信仰在这里得到完美融合 。
福建林氏祖先是谁 福建林家风水的传说

文章插图
东岳宫由门楼、敞廊、偏房、三座并排的大殿组成 。门楼,四层如意斗栱叠涩出檐,木质抱鼓石及门枕石极为罕见 。偏房穿斗减柱构架 。大殿三座并列,左二座为明代清初建筑,两座建筑平面布局,屋架结构相当,在统一中又富有变化 。
福建林氏祖先是谁 福建林家风水的传说

文章插图
除了花桥这道风景,还有九跳桥这一难以破解的“迷团” 。建于宋朝的九跳桥,全长25米,由九条长7.23米、宽0.8米、厚0.5米,重约10吨的青石板石干砌而成 。桥梁以整块石条作为迎水面的分水尖,十分罕见,且金刚墙上部石块叠涩交错伸臂,难度巨大 。在没有任何机械的宋代,建造这样一座桥,难度超乎想象 。
福建林氏祖先是谁 福建林家风水的传说

文章插图
村内有一石门阀是全国现存独一无二的风水建筑 。据传,林家迁入初期,人丁不旺,事业发展缓慢,林家祖先根据风水先生的指点,用青石在村中修建了石阙门,开口对准午岔,引天水入大厅,林家从此兴旺发达 。
石门阙建于明代,占地面积20平方米 。块石砌就的两座相对门墙,顶部收分,前上部浮雕竹鹿、松鹤,顶部做整石雕刻歇山墙帽 。前部做门枕石,底部为简易枭混线的须弥座,明代风格明显 。其位于古街道北侧,背后是梅鹤林氏大厅 。阙门前做五步石阶,前地面设拜石,拜石前设乾卦 。拜石旁边有明代永乐四年进士谢霖牌坊遗存 。
福建林氏祖先是谁 福建林家风水的传说

文章插图
中国传统村落梅鹤村俯视图 陈言波 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