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故事视频 二月二龙抬头是指农历还是阳历

小编现在给大家详细介绍关于“二月二龙抬头是指农历还是阳历”的核心内容以及“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故事视频”的相关知识 , 希望能够帮到您 。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故事视频 二月二龙抬头是指农历还是阳历

文章插图

农历二月初二 , 我国民间有“二月二 , 龙抬头”的谚语 , 表示春季来临 , 万物复苏 , 蛰龙开始活动 , 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 在北方 , 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 , 亦称春龙节 。 在南方叫踏青节 , 古称挑菜节 。 大约从唐朝开始 , 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 据资料记载 , 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 中国民间认为 , 龙是吉祥之物 , 主管云雨 , 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 。 从节气上说 , 农历二月初 , 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 , 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 。 这是自然规律 , 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 。 而且 , 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 , 不仅是祥瑞之物 , 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 因此 , 便有了“二月二 , 龙抬头”之说 。 其实 , 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 , 百虫开始苏醒 。 民间有“二月二 , 龙抬头 , 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 。 “二月二 , 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 , 但往往被人忽略 。 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 。 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 , 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 。 每到二月春风以后 , 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 , 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 , 只是角宿初露 , 故称“龙抬头” 。
二月二龙抬头的起源是什么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 , 又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 , 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 “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 , 每到仲春卯月之初 , 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 , 故称“龙抬头” 。 龙抬头日处在卯月的惊蛰、春分之间;卯 , 冒也 , 万物冒地而出 , 为生发之大象 , 代表着生机茂发 , 如《律书》中所云:“卯之为言茂也 , 言万物茂也“ 。 “卯”是干支历十二地支之一 , 五行属木 , 卦象为“震” 。 九二在临卦互震里 , 震为龙 , 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 , 已出现于地表上 , 崭露头角 , 龙德显扬 。 “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 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 , 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 , 万物生机盎然 , 春耕由此开始 。 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 。
“龙抬头”的说辞 , 来自古老的天文学 , 上古时代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 , 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 , 俗称“二十八宿” 。 “宿”表示居住 。 如果观察月亮的运行 , 它基本上是每天入住一宿 , 待28宿轮流住完 , 大约一个月 , 所以称“宿” 。 “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 , 产生“四象”:东方苍龙 , 西方白虎 , 南方朱雀 , 北方玄武 。 在东方的7个宿分别叫做: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 , 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 , 其中角宿代表龙角 , 亢宿代表龙的咽喉 , 氐宿代表龙爪 , 心宿代表龙的心脏 , 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 。 在冬季 , 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地平线下 , 黄昏以后也看不见它们 。 惊蛰至春分间 , 黄昏来临时 , 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 。 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 , 只是角宿初露 , 故称龙抬头 。 仲春而抬头 , 仲夏而升天 , 秋而潜渊 。 都是指这苍龙7宿在天空的隐现变化 , 并非是真有一条动物之龙在变换 。 “仲春抬头”是指仲春时期 , 角宿开始出现在天空 , 东方苍龙初露头角 , 即是龙抬头 。 实际上说的是东方苍龙星象的空间变化 。 [8-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