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寒食还冷十日”,农谚俗语大智慧,清明前后老祖宗留下来的农谚,教你从天气预测年景!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前一日是“寒食节”,按传统这天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 。
今年3月3日是“三月三上巳节”,3月4日是“寒食节”,3月5日就是清明节了,相信很多小伙伴已经有了假期安排 。不过,目前疫情防控还是比较严格的,给出行带来少许阻碍 。
这三个节日今年连成排了,一个挨一个,还是非常难见的 。其中,三月三上巳节在过去有一段鼎盛时期,由先秦时的浪漫到魏晋时优雅再到唐朝时热烈,可是谁也没想到,上巳节到了宋代时就清绝了 。所以,到了现在人们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上巳节”这个传统节日,只知道“芥菜煮鸡蛋”了,只有西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在过三月三上巳节 。

文章插图
寒食节又叫禁烟节,在古代民间是一个很重的节日,在寒食节这天要禁烟火,吃冷食 。对于寒食节我们所了解的都是关于介子推割肉给重耳吃的典故,对这个节日已经没有半点记忆了 。只有在诗句中才能看到“寒食节”的描述,比如,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 。其实,这首诗真正的意图是引用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 。

文章插图
【今年清明“三节相连”非常少见,哪三节?留下来的农谚都有哪些?】
三月份暮春时节里的三个节日中,只有清明节是流传最广的,时间也最长,从起始到现在大约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成为众多传统为一身的传统节日 。
“春分一过是清明,清明前后添粪茔”,清明前后是缅怀亲人,祭奠亲人的最好时节,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是农民春耕劳作最好的时节 。在古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结齐而清明矣 。”的记载 。
清明有三候,分别为: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清明到来,作为暮春时节的白桐花四处盛开,清芬怡人,各种各样的花争相开放;喜阴的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回到洞中,喜阳的鸟儿在山野田间鸣叫,提醒人们要忙于春耕了,不要误了农时;这个时候经常会下雨,下雨之后也能看到彩虹了,有了春雨的洗涤,春季才能更明媚 。古人就是通过这些细微的观察,用最简练的语句,来更准确地描述清明节气的特征 。

文章插图
古代是农耕社会,并没有我们现代的这种天气预警信息,也没有科学的防灾减灾措施,基本上就是靠老天赏饭吃 。所以,每当重大节日来临时,都会举行一些祭祀活动,祈求“老天爷”保佑 。
清明前后,古人为流传下来很多农谚来预判年景,分享几个给大家,看看古人留下来的这些农谚还有没有道理了!
一、过了寒食,还冷十日关于寒食节的农谚不多,俗语但是不少 。这句农谚是说寒食节过后还要冷几天,一些蔬菜还不能忙于种植,也提醒人们,春暖花开的季节,也要防范倒春寒的天气 。
二、三月初三日头笑,陈谷烂米无人要如果农历三月三上巳节这天太阳高照,是个大晴天 。预示当年是个风调雨水好年景,粮食会获得丰收 。新粮足够吃,陈粮就没人要了,也就买不上好价钱 。
- “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头痛医脚,脚痛医头”的说法科学吗?
- 查激素六项的最佳时间 激素六项检查时间
- 风水九宫飞星 风水学九宫飞星讲解
- 今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历年考研分数线查询
- 奉劝大家:不管多节俭,今年明年后年,这“5样”不管贵贱多囤些
- 火车票退票费的收费标准2022 客车退票扣多少钱
- 清明节每年都是同一天吗 清明节和复活节同一天
- 红眼时装属性选择 dnf红眼时装选什么属性
- 今年的三伏天一共有多少天 今年伏天一共有多少天2022
- 济南大学一本分数线 济南大学今年分数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