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饼怎么做好吃

1、中秋月饼怎么做好吃1、材料,中筋面粉220克,奶粉15克,太古糖浆150克,枧水2克,花生油50克,豆沙650克,熟白芝麻50克,咸蛋黄14个,蛋黄水 。
2、枧水,是一种碱性的水溶液 , 成分较复杂 。如果买不到,可以把食用碱面和水按1:3的比例混合调制来代替(比如,10克碱面里兑30克水,可以制成40克的枧水) 。在转化糖浆里加入枧水,搅拌混合均匀 。
3、在混合好的糖浆里,加入花生油,并搅拌混合均匀 。
4、倒入面粉和奶粉揉成面团 。揉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静置1个小时 。
5、咸蛋黄在植物油里浸泡半个小时,可以去除腥味 。然后入预热好的烤箱150度烤10分钟 。
6、面团静置好以后,分成15克一份 。把豆沙和白芝麻混合后也分成相应的小份 , 一份豆沙和半个蛋黄总重量是30克,皮和馅的比例是15:30 。
7、把1份豆沙馅分成两块,在中间夹上蛋黄,夹好蛋黄的豆沙馅揉成圆形 。
8、取一个饼皮面团,在手掌上压扁 。把豆沙馅放在面团中间 , 用两只手把饼皮慢慢往上推,包裹住豆沙 。
9、继续往上推,直到把豆沙完全包住 。包好以后,搓成一个圆球 。(新手推荐办法,把饼皮盖住豆沙往下推,要容易很多 。)
10、在圆球上拍一点面粉,方便脱模 。把圆球面团放进月饼模子 。
11、月饼模按在垫了硅胶烤垫的烤盘上,压出月饼花纹 。
12、提起月饼模子,在月饼表面喷点水 , 放进预热好180度的烤箱烤焙 。烤10分钟左右,等月饼花纹定型后 , 取出来在表面刷上蛋黄水,刷两层(只刷表面,侧面不刷),再放进烤箱 , 将火调到150度,烤12分钟,至饼皮均匀上色以后就可以了 。(时间供参考,各家烤箱实际情况不一样,我的是祈和烤箱)
2、中秋月饼来历是什么1、据传,中秋节吃月饼是起源于元代 , 据说朱元璋带领各路力量准备起义但是当时没有好的方法进行消息的传递 。
2、于是他的军师把八月十五起义的消息藏在了饼中来进行传递消息,在八月十五的那天晚上起义成功 。
3、于是朱元璋就把这种传递消息的饼起名为月饼,之后在中秋节吃月饼的习惯就流传开来 。但是也有资料记载是月饼在唐朝的时候才有,是为了庆祝讨伐匈奴胜利吃的一种军中的食物 。
以上就是关于中秋月饼来历是什么的介绍了,相信大家现在已经有所了解了吧 。
3、中秋月饼吃不完的处理方法1、慢慢吃,当做下午茶点心,月饼保质期一般至少有十几天,长则两三个月 。大家不妨作为下午茶的点心,切成小块,工作之余配着绿茶咖啡和同事一起分享应该还不错 。
2、送给有需要的人,比如相识的一些外地打工人员,他们的福利可能不是很好,月饼吃不完,不妨送给他们,既能不浪费食物,也能促进彼此的关系和睦融洽 。
3、切成小丁状炒菜吃,这个小编没试过 , 在朋友家吃过 。其实月饼还是那个味,就是做成小块状,加点调味料,口感稍有不同 , 比较新鲜,一般第一次做都能吃完 。据说还能煮粥吃 。
4、中秋月饼的由来是什么1、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 , 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 , 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 。
2、有一种说法,说月饼原叫胡饼,是从西域传进中原的,是汉朝张骞出塞时带回来的,当地人们用胡桃仁做馅,做出一种圆形饼,就叫胡饼 。另外一种说法是 , 唐高祖年间,李靖率军征讨突厥,凯旋归来,于是唐高祖在八月十五这天设宴庆功 。有一个吐鲁番商人向皇帝献上了他们家乡的特产—:一种圆形的,中间有馅儿的饼 。唐高祖觉得跟天上的明月有点相似 , 就说:“应将胡饼邀蟾蜍 。”又把饼赏赐给群臣分食,都说这饼好吃 。从此以后,胡饼就流传开了,每到八月十五,就边吃胡饼边赏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