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1、京族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 , 你知道吗?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京族沿海而居,所以他们主要从事沿海渔业 。在渔猎作业中,京族形成了独特的渔业文化 , 也产生了很多风俗习惯 。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京族文化,了解京族的风俗习惯都有什么吧 。
京族沿海而居,海域捕鱼自然也就成了他们主要的经济生活 。在海滩、村寨给人第一印象是成堆成挂的各式渔具 。拉网、刺网(定刺、流刺、旋刺)、塞网,还有专门针对特定捕捞对象的鲨鱼网、南虾网、海蜇网、鲎网、墨鱼网等,渔具之多、分工之细,形成了京族发达的渔业文化与独特的渔业风情 。
渔箔是京族渔猎生产中独特的传统设施 , 以渔箔捕鱼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渔箔颇象古代的八卦阵 。捕鱼经验丰富的京族人,在地势倾斜、水流较急的滩地裂沟两旁,分两行插上木柱,直到最低潮水线处 。木柱间用细竹条、竹蔑或山藤编结成“篱笆”栅栏 , 形成“篱沟”,状如漏斗 。在“漏斗”里以竹片和木条编织3个由大到小的“鱼室”(也叫“鱼港”),鱼室彼此相通,各入口处安置有鱼虾能进不能出的“笼须” 。
涨潮时,潮水带着鱼虾淹没了箔地;退潮时,鱼虾被困于鱼室 。渔民驾轻舟划竹筏,进入篱沟以鱼罩、阿罾尽情收获 。
在京族的渔业生活中,至今还保留有“见者有份”的“寄赖”习俗 。不论是退潮后的渔箔边,还是满载归来渔船旁,只要想吃海味 , 你就可以捡一些拿走,主人绝不会责怪 。京族也有与渔业生活有关的禁忌,如在渔家做客 , 千万别说饭烧焦了,因为“焦”与“礁”同音 , 不吉利,渔民最怕触礁 。
在船上不要说“油”,把油称为“滑水”,因为“滑”有“顺当”、“顺溜”、“顺利”之意 , 而“油”与“游”同音,船破后人落水才要“游” 。移动器物要拿起来,不能推拖着移动,因为有“搁浅”之嫌 。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妇女、孩子都要到海滩上送行 , 并举行一些祭海活动 。当一艘艘鱼船行驶在辽阔的海面时,渔民便互相对歌 , 或抒情婉约,或激越磅礴 。长年累月 , 使京族人具备了大海一样的胸怀,大海一样的性格 。
2、何首乌会导致肝脏损伤吗 何首乌的禁忌和副作用都有哪些何首乌是我们所熟悉的一种中草药,它是含有微量的度数在里面的,那这何首乌要是吃多了会导致肝脏出现损伤的现象吗?何首乌有什么副作用?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 , 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
何首乌是热性还是凉性
制何首乌是属于性温的,并不属于性寒,而且味甘、苦涩,归于肝、心、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强筋壮骨等作用,也能够治疗一些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高血脂等 , 主要使用人群是一些比如三高、脂肪肝、失眠、脱发等人群 。而制何首乌其主要的作用也是能够增加人体的抵抗力,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 。
何首乌会导致肝脏损伤吗以往,民间认为何首乌无害,有滋补作用,尤其可以乌须发 , 因此很多人服用,但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和人群的增多,逐步暴露出其可引起肝损伤的一面 。
随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汇总的病例数量的增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将5个含何首乌的非处方药品种转为处方药管理,并对其说明书进行修订; 保健食品中生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得超过1.5克,制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得超过3克;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的保健产品中均应在配方中去除何首乌,且在标签标识和注意事项中增加相关警告 。
综合分析监测报告数据及文献数据,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可能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但所致肝损伤病例一般属轻、中度,多呈可逆性 。停药、对症治疗后,预后多较好,但也有严重肝损伤的个案病例报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