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习俗的由来,相传是古时布依人不堪官府压榨 , 端午节这天秘聚玉屏同顶,共谋起义 。粽子是带上山充饥的食品 。后来秘密不慎泄露,官兵围剿,情急之中,布依人机智地梭草坡逃了 。为了纪念起义 , 以后每逢端午这天,布依人都要爬玉屏山 , 梭草坡 。
习俗代代相沿,玉屏山便有了一个俗名-登高坡 。然而 , 这个习俗流传到今天有了一些改变 。如带粽子上坡不仅仅充饥 。老年人交代年青人,如吃不完的粽应留在坡上敬山神,据说这样能保佑孩子平安 。
布依人在端午这天要在木楼上悬挂蒿莆和艾叶 。这些都是长在河边的植物 。据说,这样做也是为了纪念屈原:既未能在河里捞到屈原的遗体,便扯了河边的菖蒲艾叶回家 。这寓寄了布依人睹物思人的质朴深情 。然而,这个习俗慢慢也发生了变化 。
菖蒲艾叶在木楼悬挂的位置,渐渐被固定在大门的两侧,仿佛守门神秦琼和尉迟恭一们 。怀念屈原的初衷,演绎为驱邪、消毒和治病 。布依人不仅悬挂菖蒲和艾叶,还在盲文子四周撒雄黄粉,饮雄黄酒 。
布依人认为,一年之中以端午节这天的药性最强,这一天治病效果也最好 。因此,端午节草药摊特别多,到医院看病的人也多 。各家各户还熬草药,浴“百草汤”,用药煮过的丝线为孩子缠手,并以丝线系药袋,挂在孩子胸前 , 名为系“长命缕” 。
布依人每年端午节都要在樟江上游杨家桥河段举行龙舟赛、舢板船赛和抢鸭子、抢彩球活动 。抢鸭子和彩球,即将鸭子和彩球放河中,由游泳健儿们追逐抢夺,鸭子谁得归谁,抢得彩球者受奖 。这一习俗是否同纪念屈原有关,已经失考 。但相传在宋元就已形成 。彩球用绸缎缝制,因浸水易沉,不易抢夺,后改用猪尿泡,染以红、黄、兰绿诸色,鼓气成球 。
布依族端节的粽子名目繁多 。有箬叶(俗称粽粑叶)包裹的,也有用其他植物叶包扎的;按形状来分,有三角粽、枕头粽、背崽粽、鸟兽粽等;按品质来分,有肉粽、菜粽、凉粽、钣豆粽、灰粽等 。灰粽又有蕨草灰粽和糯米草灰粽 。
凉粽又叫白粽 。是在糯米里掺硼砂和少量食碱做成的 。这种粽子质软,因为是冷吃,故名凉粽 。
羊耳艾粽,是在糯米中掺入羊耳艾,故又名菜粽 。这种粽富含多种维生素,有清热解毒功效 。细腻可口,味道甘甜鲜美 。
鸟兽粽有鸟粽、大粽、豕粽等 。是先包扎成各种形状的鸟兽,再灌充以糯米蒸制而成 。
各种粽子有不同的用途 。三角粽一般比较小 , 是丢在河里喂鱼虾的;背崽粽,这种一大一捆在一起的粽子,则做来给孩子们背上山敬山神;枕头粽专门扎来敬赠给学堂里的先生的,所以这粽子的两头还要用粽丝扎上花 。
4、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赛龙舟、端午食粽、栓五色丝线、采茶、制凉茶、画额、避五毒、采药、饮蒲酒、跳钟馗、斗草、饮雄黄酒、躲端午、佩香囊、沐兰汤、放风筝、挂艾草与菖蒲、佩豆娘 。
1、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
2、端午食粽,是节日习俗之一 。粽,即“粽籺” , 俗称“粽子”,属“籺”的其中一种 。“籺”是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习俗 。粽籺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 。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 , 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
- 三国的刘备有哪些文臣武将
- 怎样用甄子蒸饭
- 心肌缺血怎么造成的
- 酒红色的蓬蓬裙搭配什么上衣好看
- 自动挡挂入d档后不踩油门的话车子会动么
- 有没有肺炎怎么检查
- 红烧牛蛙的做法
- 土鸡蛋和普通鸡蛋的营养价值
- x战警里的幻影猫叫什么
- 如何处理蒸发皿的污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