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4害 三国杀三禁( 二 )


现在的择友标准和相处之道都互相掩蔽个性弱点 , 一味逢迎 , 柔媚取容 , 拍肩搂臂 , 看起来情投意合 , 但一言不合就会动粗耍狠 , 分道扬镳 。
所以 , 亲友之道不单单是与朋友相处之道 , 还是一个认知、识别、筛选、巩固的过程 。通过相处 , 我们可以认知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 。识别真假朋友 , 淘汰劣质的损友、恶友 , 也才能巩固、升华友谊 。


三国杀4害 三国杀三禁

文章插图



根据历代家训、家规 , 我们可以从“五德”“三禁”两个方面解读亲友之道 。先看“五德” 。第一 , 敬 。朋友之间应当相互尊敬、敬重 , 这是亲友的前提 。
亲热、亲近不是敬 。动不动喝老酒 , 吃大肉 , 甚至相互比赛逞强斗狠 , 作奸犯科 , 这些都不是益友相助 , 而是恶友相损 。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颐说:
近世浅薄 , 以相欢狎为相与 , 以无圭角为相欢爱 。如此者安能久 。若要久 , 须是恭敬 。——(宋)朱熹:《小学?嘉言》
所谓圭角 , 本来是建筑用语 , 后来引申为棱角、原则 。程颐谴责当时有人浅薄无知 , 以纵情适意为交友标准 , 以不讲原则、不讲底线为朋友相处之道 。今天的话叫玩得到一块儿 , 比酒K歌 , 哄堂嘘场 , 飙车把妹 , 老百姓通俗的表达把这类人叫“狐朋狗友” 。程颐的观点很明确:朋友之间必须以相互敬爱为本 , 否则 , 难以称为真正的朋友 。
谄媚阿附不是敬 。如果有人对你恭敬有加 , 赞誉不停 , 还柔媚婉曲 , 看着顺眼 , 听着顺耳 , 想着顺心 , 这就千万小心 , 这不是尊敬、礼敬 , 是另有所图 。《礼记》上说:
君子不尽人之欢 , 不竭人之忠 , 以全交也 。——《礼记?曲礼》
为了保全友谊 , 真正的君子不会做两件事:不强求朋友违心迎合 , 让自己高兴﹔不强求朋友竭力奉献忠诚 。
这既是对人性的深刻总结 , 也是对世态的经典描述 。试想 , 当一个人克制自己的人性 , 一心一意讨好你 , 那就是想从你那儿获取更多更大的利益 。
何尚之是南北朝刘宋时期的名人 。他担任吏部长官的时候 , 休假回家探望父母 , 满朝文武纷纷送行 , 依依惜别 。回家后 , 他叔父何叔度问他:你离开的时候 , 有多少人给你送行啊?何尚之高兴地说:哟 , 人可多了 , 有几百人吧 , 招呼都打不过来 。言下之意 , 自己人缘很好 , 相知满天下 。但何叔度笑着告诉他:别人怎么样 , 我管不了 。但你自己心里要明白 , 别人送的是人事部部长 , 不是你何尚之!何尚之还不服气 。何叔度说:东晋的殷浩算是大明星吧?想当初 , 他当豫章太守的时候 , 前景一片光明 , 回家探望父母 , 送行的人成群结队 , 能被他看上一眼都是幸运 。等到他被贬时 , 停船江边 , 荒江寒风 , 亲朋故旧 , 一个人影都见不着!何叔度是想教谕侄儿:你身居高位 , 谄媚阿附的人不少 , 得擦亮眼睛看清楚 , 哪些是真友情 , 哪些是假仁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