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4害 三国杀三禁( 五 )


或以利厚而比 , 或以名高相求 , 同则誉广 , 异则毁深 。——(三国)阮武:《阮子政论》
有人为谋求厚利而攀附权势 , 有人为扩大影响而结交名流 。欲望满足了就四处称誉 , 如有不满就痛加诋毁 。
和阮武同时代的钟会也发现了势利交友绝非正道 , 最终导致友情衰竭 。
权以一时之术 , 取仓促之利 。有贪其财而交 , 有慕其势而交 , 有爱其色而交 。三者既衰 , 疏薄由生 。——(三国)钟会:《刍荛论》
很多人交友 , 都是为了谋求利益而采用的权宜之计 , 有的为了财富 , 有的为了权力 , 有的为了美色 。当钱、权、色都没了 , 友谊的小船自然就翻掉了 。
苏东坡生性豪放不羁 , 特别喜欢交朋友 , 怕孤独 。叶梦得说他:
设一日无客 , 则歉然若有疾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
假如一天没朋友和客人 , 苏东坡就神色不乐 , 好像生病一样 。
因为名气大 , 苏东坡身边从来不乏朋友 。那些所谓朋友也纷纷以和苏东坡交友为荣 。假如能和苏东坡和诗一首 , 立马就名扬天下 。但苏东坡心知这些人心腹中的小算盘 , 却毫不介意 。乌台诗案一出 , 自己遭罪不说 , 和诗的朋友纷纷逃避远扬 , 怨恨仇视 , 落井下石 。苏东坡呢?只剩下孤月独赏、孤峰独上 。
第二 , 禁交浮浪无方之辈 。有一类人 , 居无定所 , 习无常业 , 但是巧言佞色 , 最容易引诱子弟变坏 。汪辉祖认为 , 家族子弟血气未定或血气方刚的时候 , 最容易受到朋友的影响 , 朋友一句话 , 远远超过父兄、师长千万言 。所以要严密关切、防范子弟与浮浪无方的人交朋友 , 否则 , 伤身、败家势成必然 。
曾国藩更是不断告诫家中子弟万万不可与小人结缘 , 特别是江湖上的那些三姑六婆、游方道士:
借鬼打鬼 , 或恐引鬼入室;用毒攻毒 , 或恐引毒入心 。——《曾国藩家书》
和这些人交朋友 , 说起来是借鬼打鬼 , 却引鬼入室﹔以毒攻毒 , 却引毒攻心 。轻则上当破财 , 重则谣言辱家 , 最严重的是会引诱家中子女走向邪门歪道 。
第三 , 禁交奸邪无情之辈 。《菜根谭》上说:
种田地须除草艾 , 教弟子严谨交游 。——《菜根谭》
农家种田地必须清除杂草 , 人家教育子弟必须严控交友 。
清代的张习孔在家训中说:家中防患的最紧要事项就是监督子孙辈交友 。如果遭遇奸邪小人 , 整个家族都会受连累 。这些人滑如油 , 甘如饴 , 但害人破家如毒药 , 一口入喉 , 万悔莫救 。
中国古代有所谓“孝帽账”——父母刚刚去世 , 孝子孝帽、孝服在身 , 债主就前来讨债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古代家法都禁止或限制卑幼处分财产 , 怕的就是贻害子孙 , 养成骄奢恶习 , 同时也防范奸邪小人诱惑破家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很多奸邪小人千方百计和富家子弟交朋友 , 今天上酒楼 , 明天进妓院 , 后天再到赌场 , 还美其名曰要独立创业 , 合伙经商 , 所有费用全由所谓“朋友”埋单、出资 , 富家子弟只需签合同承认欠朋友多少钱就行了 。当然 , 合同当中肯定还有这么一条:当父母一死 , 就用家产抵债 。很多父母辛辛苦苦挣下的家业无形之间被敲诈一空 , 子女也最终坠入社会最底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