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收缩混凝土和微膨胀混凝土的区别,混凝土收缩率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补偿收缩混凝土和微膨胀混凝土的区别”的核心内容以及“混凝土收缩率”的相关知识 , 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
补偿收缩混凝土(混凝土收缩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数量逐年增加 , 为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应用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 勾勒出了美好的前景 。 那么 ,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施工要点是什么?
概念 , 熟悉的原理
补偿收缩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8%~12%的膨胀剂 , 在混凝土中建立0.2 ~ 0.7 MPa的预压应力 , 以补偿收缩和减少开裂为目的的混凝土 。

补偿收缩混凝土和微膨胀混凝土的区别,混凝土收缩率

文章插图

补偿收缩混凝土主要用于高层建筑、地铁、水工建筑物等地下室 。 其核心技术是利用补偿收缩原理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裂性 , 实现结构的自防水 。 用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 , 实现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和施工;采用膨胀剂、矿粉、缓凝剂和减水剂“三掺”的方法来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和渗漏 。
补偿收缩混凝土和微膨胀混凝土的区别,混凝土收缩率

文章插图

选择原材料
膨胀剂必须坚持膨胀性能第一 , 并进行综合评价 。 所有指标不要求大于或高于标准要求 , 但必须满足标准要求 。 避免片面理解 , 不是说强度越高越好 , 比表面积越大越好 , 或者内部含量越低 。
购买膨胀剂时 , 不能只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样品或出厂质量检验报告 , 甚至高级别的质量检验报告来判断产品质量 , 否则会有危险 , 因为一个样品或一份报告不能完全代表产品的可靠性 , 所以要进行实地检查 , 检查其经营资质、产品鉴定 , 并对生产条件、质量控制和检验情况进行检查 。 在检验合格的基础上 , 将样品送权威机构检验复检 , 复检合格后方可选用 。
补偿收缩混凝土和微膨胀混凝土的区别,混凝土收缩率

文章插图

水泥的选择主要是研究与膨胀剂的适应性和匹配性 。 水泥的强度等级不低于32.5 , 相同强度等级下的选择顺序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 。
尽量不要选择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尽量不要选择R型;水泥粗磨有利于膨胀性能 , 后期强度发展较高 。 水泥中的SO3含量以高或中较好 。
补偿收缩混凝土和微膨胀混凝土的区别,混凝土收缩率

文章插图

选用外加剂时 , 一级粉煤灰优于二级粉煤灰 。 总活性高的矿渣粉优于总活性低的矿渣粉 。 尽量使用化学外加剂 , 使混凝土收缩更低 , 选择防冻液时尽量不使用早强防冻液 。
砂石骨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质量规定 。 对于泵送补偿收缩混凝土 , 当使用粒径为5 ~ 31.5 mm的碎石时 , 粒径为5 ~ 10 mm的小石含量应达到40%左右 , 并严格控制长、细、扁大石的拌和 。
补偿收缩混凝土和微膨胀混凝土的区别,混凝土收缩率

文章插图

做好配合比 。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则上与普通混凝土大致相同 。 除满足施工性能、设计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外 , 还必须满足工程要求的有限膨胀率设计指标 , 并遵循强度优先、膨胀次之的原则 。
膨胀剂的含量以“水泥+膨胀剂+外加剂”总量的重量百分比表示 , 内部含量仅代表三者组合中的相对量 , 并非混凝土中的绝对量 。 GB50119规定补偿收缩混凝土中膨胀剂的最小掺量为8% , 最大掺量为12% , 即合理掺量范围为8% ~ 12% 。 就某一配合比而言 , 应按限制膨胀率的设计指标确定 , 除另有说明外 , 不应受产品规格量的限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