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来西关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宝华路不够住了,人们又把西关涌附近较平整的地方开发出来建房,逐渐有了宝源大街、多宝大街,及后又由街而演进为路,遂有宝源路和多宝路 。这一带住的多是生意人,讲究彩头,为附近一带道路取名时就多用“宝”字,蕴含了生意兴旺、财源广进之意 。
宝源路:西关民居集大成者
宝源路夹在龙津西路与宝华路之间,仅长542米,是广州旧民居集大成者 。在广州,很少有一条老街像宝源路一样,人们从街头走到街尾,每隔三两步之间就可见到一个历史遗迹 。作为当年广州旧民居较为集中的路段,宝源路如今分布着20多处文物建筑,“广州市历史建筑”“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等各种铭牌随处可见 。西关大屋、竹筒屋和民国时期住宅比肩而立,趟栊门、满洲窗、铁窗花、花阶砖、木楼梯……各式西关民居建筑元素举目皆是 。
每间屋子背后都有段“古”
宝源路141号的“明勤第”是宝源路上极少见的西式建筑 。二楼立面呈现巴洛克风格,罗马柱、拱券、西洋式窗套十分华丽,楼顶上还有精美石雕(也称山花) 。据说房子上的山花越漂亮,主人就越富有 。这栋大宅被称为“第”,应为拜其在朝廷当官所赐,据此可推测“明勤第”主人当年应在朝中做过官 。
宝源路9号是民国时期富商、“花纱(棉纱)大王”陈泽球的住宅 。这栋西关民居貌不起眼,陈泽球风光嫁女的逸事却一直在坊间流传 。据传1937年陈家小姐出嫁时,戴的凤冠有七八斤重,带走的嫁妆排了半里路长,除珠宝玉器,还有紫檀做的整套家具 。六天之内,筵开数百席 。
宝源路内巷宝源北街18号曾是十三行巨商梁大镛的大屋 。梁大镛被清廷赐予二品顶戴花翎资政大夫 。梁大镛有5个儿子,他为每人盖了一间大屋,他自己住的大屋被称为“梁资政第”,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仅花园就占地1000多平方米,堪称西关大屋的典范 。可惜这座大屋未保存下来,如今仅剩模型陈列在荔湾博物馆里 。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忠安、吴多)
耀华大街
39个门牌号 30个有历史建筑铭牌
耀华大街:全广州粤剧私伙局最热闹之地
位于逢源街辖区内的耀华大街是西关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全长110米,39个门牌号中有30个挂上了“广州市历史建筑”铭牌 。西关大屋、趟栊门、青砖、石脚、小洋楼等都是西关建筑艺术的鲜明标识 。至今也没人能说得出“耀华”一名的由来,但它与周边的“存善”“文昌”“宝华”路名一样,蕴含着好意头 。
据史料记载,耀华大街及周边的耀华东街、耀华西街等形成于清同治、光绪年间,是当时的十三行富商为解决居住用地不足而开辟建设的住宅街区 。
耀华大街一整条街的路面都由麻石铺成 。当地人说,在西关,由5条石板铺的才叫街,3条石板铺出来的叫做巷 。耀华大街的麻石路平滑、舒适,从街头走到连接耀华西街的街尾,110米的距离,不过几分钟就走完了,很多街坊就在上面走了一辈子 。小朋友们则经常光着脚,在麻石街上玩耍,雨天还会光脚打水仗 。
逢源街区为何多麻石路?原来,旧时西关逢源一带,河涌从居民区流过,内街遍布排水渠,只有在渠面上横铺花岗石板,才方便行走 。麻石街便起源于这种“石田明渠” 。有逢源“活地图”之称的街坊陈杰禹老人告诉记者,今天耀华大街的麻石街,以前的石板是横铺的,而且一条街巷铺几块石板,也颇有讲究 。一般是正街铺11板,大街铺5板,巷铺3板,这个数字必须是单数,且要中间高两边低,便于排水 。
耀华大街虽然算不上是粤剧中心地,但在粤剧艺术发展的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当年流行的粤剧氛围影响至今 。古香古色的街巷中,雅致的窗口不时飘出粤剧、粤曲小调的声音,让人仿佛回到近百年前的耀华街,听到粤剧名角的歌声……
- 太阳花冬天室内适合种吗?
- 门对楼梯风水 凹进去的户型风水
- 室内风水学摆设 卧室挂女人画像风水
- 室内有坑风水 流坑村风水
- 冬天北方室内怎么养巴西龟 巴西龟冬天怎么养?在北方
- 室内天花板装修图 厕所天花板装修
- 风水下楼梯冲门好不好 路冲庙门在风水上好不好看
- 室内PM2.5高怎么办?有什么好方法没?
- 什么花养在室内风水比较好 养什么花对风水更好呢
- 风水最高境界内堂作法 室内风水书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