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功能性书籍,他人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等是否能替代自身的阅读?

个人认为 , 阅读是每个人对于书籍的二次加工过程 , 别人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只能作为参考 , 不能替代自身的阅读 , 具体原因如下:
一、自己整理出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印象深刻 。我们想要阅读一本书 , 其目的都是希望通过学习获取信息 , 实现个人成长 。自己阅读一本书整理出来的笔记和思维导图 , 相对而言 , 我们会有更深的印象 。毕竟这一切是根据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积累出来的内容 。
而阅读别人的东西 , 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很方便 , 但实际上 , 没有根据自己习惯整理出来的内容 , 并不能很好的储存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 这样零散的信息想要积累下来很困难 。
看了却记不住 , 对我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 可能当时觉得很牛 , 但时间一久什么都没有留下 , 实际上也就等于没有阅读 。
二、别人的的笔记是别人的思考 , 我们阅读书籍要实现的是自己对书籍的二次加工 。【对于功能性书籍,他人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等是否能替代自身的阅读?】我们先来思考一下什么是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通常分为两个板块 , 一个是对于书中好的句子 , 好的思想摘抄 , 另一个方面是针对这些内容引发的自己的思考 。而更相比摘抄 , 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思考 。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学识、接受的教育程度、环境的不同、经验的不同 , 在阅读书籍时反映出来的思想都是不同的 , 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 , 不同的心境下阅读一本书的想法也是不同的 , 而正是这些不同 , 才让读书有了价值 。
我们在阅读别人写的读书笔记 , 实际上阅读的是别人的思想 , 我们可以作为参考 , 可以接受不同 , 但却不能代替自己的思考 。
思考的过程是主动学习的过程 , 是一种主动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 。而学习别人的思考 , 顶多算是一种被动学习 , 但这种思想是否全面?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都有待考察 。

对于功能性书籍,他人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等是否能替代自身的阅读?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
三、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都只能反映书籍当中的一部分内容 , 更多的内容需要我们自己去学习和寻找 。即使我们已经完全认可了别人的想法和内容 , 他们的读书笔记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也依然没有办法取代我们的阅读 。
读书笔记的内容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 , 书籍的内容却是全面的 。特别是我们现在阅读商务类书籍 , 每个人所认为的重点可能是不同的 , 有的内容别人清楚了 , 那他可能就不会记笔记 , 但我在阅读的时候不知道这方面的内容 , 我就必须要把他记录下来 。这点只有自己阅读才能实现 。
四、读书不仅仅是学内容 , 还培养了我们的思维能力 , 阅读别人的笔记就做不到这一点 。这点实际上我们都很清楚 。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 , 实际上也是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 但阅读别人的读书笔记的时候 , 别人把一切都给你准备好了 , 你就没办法提高自己的这些能力 , 这一点 , 也是不能替代阅读的很重要的原因 。
对于功能性书籍,他人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等是否能替代自身的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