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宅风水罗盘 显示吉凶的风水罗盘( 三 )


明清以来 , 兴起风水热 , 风水普及到了民间 。罗盘地位被风水爱好者抬得很高 , 甚至成了风水行业的标志物之一 , 其实 , 真正的风水师是不依赖这些工具的 。
古代的人夜观天象 , 据记录可查的共找到一千四百六十四颗恒星 , 根据这些恒星互相之间的内在对应联系 , 划分为“二百八十三星官” 。再在这基础上进行了简化 , 归类为三垣二十八宿 。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星官”的概念就类似于现代西方天文学中“星座”的概念 。
由于地球在自转时的地轴正指向北极星 , 所以在地球上看 , 漫天星斗都绕着北极星转 , 东升西落 。所以古人就以北极星(中国古代叫紫微星)为中心 , 将其附近区域划分为三垣 , 上垣为太微垣 , 下垣为天市垣 , 而中垣就为紫微垣 , 北极与北斗就属于中垣范围 。而后又将黄道附近的东南西北四方星官 , 归为四象 , 东方青龙 , 西方白虎 , 南方朱雀 , 北方玄武 。四象中每象包括七个星宿 , 所以一共二十八宿 。
中国古人把太阳系中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 加上太阳和太阴(月亮) , 共七星 , 称为七曜(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 人肉眼观测不到 , 所以不包含在内) 。三垣、四象、七曜 , 就是中国古代对人眼所能见的星象的归类 。观星斗 , 外在表面意思也即是观察满天群星 , 又或者观察以北斗为首要天文座标的满天群星 。
再往下还可以分吗?可以 。还可以以太阳系为界限 , 把所有这些星星再归为内、外两盘 。要说明的是 , 有人把这定义为内外两象 。但在本文 , 考虑到上下文之间的关联 , 我把其定义为内外两盘 。其实叫‘象’也好 , 叫‘盘’也好 , 只是表面名词的不一样 , 其实质内涵是一样的 。
太阳系外的三垣四象 , 这是外盘 。从地球上观察 , 外盘诸星都围绕着北极星旋转 , 一昼夜转一圈 , 这在现代天文学中被称为周日运动 。外盘诸星虽然围绕北极星东升西落的旋转 , 但它们的相对位置却恒定不变 , 就像表盘上的刻度一样 , 表盘虽在转动 , 但上面的刻度是恒定不变的 , 所以外盘诸星 , 被中国古人称为宿或舍或宫 , 也就是固定空间的意思 , 相当于建在天上的固定宫殿 , 所以外盘主不变为静 , 以北极为尊 。我们在神话小说里看见玉皇大帝的天庭有什么什么宫、什么什么殿 , 就是这个意思 。
太阳系内的七曜 , 从地球上观察是不断运动的 。它们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 , 每时每刻都在变 , 在走动 。所以内盘主变为动 。
研究发现 , 太阴星(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圈360度 , 大约二十八天 , 所以二十八天是太阴的一周天 。而太阳系外的四象二十八宿 , 如同表盘上的二十八个刻度 , 月亮每昼夜会运行一个刻度 , 也就是说月亮每晚会进入一宿 , 所以过去也称一晚为一宿 。
另外镇星(土星)围绕太阳公转一圈 , 大概是二十八年 , 所以它的一个周天是二十八年 , 每年进入一宿 。而岁星(木星)围绕太阳公转一圈是十二年 , 所以岁星一个周天为十二年 。古人将十二年称为一纪 , 对应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 。古人因此也将黄道划分为十二格 , 将二十八宿对应列入十二格中 , 称为十二星次 , 依次命名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所以岁星每年进入一星次 , 十二年为一纪或一轮 。然后根据太阳进入十二星次的位置 , 又可将一年划为二十四节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