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营业务断臂,优先偿还债务,红星美凯龙的两难抉择( 二 )


“在这个时机 , 公司往往选择最为保守的方式 , 即便牺牲未来利润预期也要控制当下债务规模 , 保持现金流稳定 。 ”杨芳补充道 , “还是债务太大了 。 ”
截至上半年 , 红星美凯龙总债务425亿元 , 净资产负债率67.6% 。 其中 , 银行借款约293亿元 , 1年以内短期债务约67亿元 。 同期 , 红星美凯龙的货币资金余额为66亿元 , 基本覆盖短期债务 。
还债 , 迫在眉睫 。
上半年筹资数据也在得出相似结论 。 2021年上半年红星美凯龙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流出38亿元 , 较去年同期净流入47亿元 , 净减少85亿元 。 而这净流出的绝大部分 , 便是偿还了债务 。
受此影响 , 红星美凯龙上半年现金及等价物净流出15亿元 。
也是由于债务高企 , 红星美凯龙一改过去多年“自建”式增长模式 。 自去年开始 , 便提出了“轻资产、重运营、降杠杆”发展战略 。
但轻资产模式阵痛有很多 , 首先便是毛利润下滑 。 2021年上半年 , 红星美凯龙毛利为63.6% , 较去年同期66.9% , 下滑3.3个百分点 。
为应对毛利下滑 , 除了上述的高端家电战略外 , 红星美凯龙还瞄准了家装赛道 。 数据来看 , 上半年红星美凯龙家装服务收入约为5.7亿元 , 同比增长高达215% 。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家居行业市场前瞻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 , 截至2020年底 , 中国家装行业市场规模为2.61亿元 , 远超家电市场规模 。
此外 , 从横向对比 , 家装行业毛利率要远高于家电行业 , 这也是一众巨头对家装市场虎视眈眈的原因所在 。
于是 , 红星美凯龙将家装市场当作“第二增长曲线” , 似乎顺理成章 。
但从当下来看 , 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 数据显示 , 上半年 , 红星美凯龙家装业务毛利仅为15% , 只有自营业务毛利的2成左右 。
按照李东的测算 , 家装企业毛利要在20%以上 , 或许才有盈利空间 。 但现实是 , 许多公司的家装业务毛利都达不到这个水平 , 但都在拼命扩张 , 先占据市场 。
从行业来看 , 瞄准家装市场的企业大概有几类 。 第一类是家电品牌 , 诸如海尔 , 从家电场景出发 , 切入家装市场;第二类是地产企业 , 借房屋交易先天优势 , 占得先机;第三是传统零售卖场 , 如苏宁、国美、红星美凯龙等 , 其优势是深耕线下场景 。
但不管是何类品牌 , 似乎都不能在短期将家装这杯纯酿一饮而尽 。 考虑到家装市场固有的“小作坊”模式 , 巨头杀入要经历相当长的阵痛期 。
03结语
债务压顶 , 毛利下滑 , 成了压在红星美凯龙身上的两座大山 。
从红星美凯龙的应对来看 , 颇为尴尬 。 首先 , 自营高端家电战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 这与轻资产战略相悖 , 极易引起债务增长;其次 , 当下家装第二增长曲线规模有限 , 毛利极低 , 且需要较长的培育期 。 于是 , 红星美凯龙不得不找寻更快更直接的方式 , 这便是变卖资产 。
7月18日 , 远洋集团公告称 , 远洋集团、远洋资本与红星控股正式签署协议 , 以40亿元获取红星地产70%股权 。
而在红星美凯龙中报披露的重大出售事项中 , 报告期内完成的部分股权转让 , 已实现资产处置收益4.54亿元 , 占公司上半年税前利润18% 。
【自营业务断臂,优先偿还债务,红星美凯龙的两难抉择】受此影响 , 2021年上半年红星美凯龙归母净利约17.3亿 , 同比增长57%;但扣非净利只有9.3亿 , 同比增速为33%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