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健康教育教案内容

1、小学健康教育教案内容1、教学目的: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吃的科学 。明确不能常吃熏烤,油炸和腌制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2、导入新课,你们知道为什么人类从一生下来就要吃东西吗? 最初人类吃东西是为了什么?思考问题:我们小学生为什么也要关心吃的科学呢?
3、学习新课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人们的营养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了明显的变化 , 但是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的问题还是普遍存在 , 怎样才能全面摄取营养呢?反思自己每天的饮食结构,都喜欢吃些什么食物?调查:煎、炸、熏、烤的食品卫生状况及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哪些不利影响?熏烤食品的卫生:油炸食品的卫生:腌制食品的卫生 。师:怎样防止熏烤,油炸和腌制食品的危害呢?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结论
4、结束语 , 自己平时对这些吃的问题都注意了吗?哪些地方还不够好?今后打算怎样改进?学生认识到吃也是一门科学 。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全面摄取营养 。
2、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内容有哪些建筑业农民工健康知识水平、行为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特点,评价有针对性的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 。
方法:对600名武汉建筑业农民工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前后 , 做内容完全相同的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
结果:健康教育后,农民工健康知识知晓率从教育前的36、6%上升到46、0%,健康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就医时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比例从教育前的37、8%上升至44、0%,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增加 。
结论:集中健康教育有一定效果,但行为改变与知识知晓率提高幅度有一定差距,应进一步探索改善农民工不健康行为的健康教育方法 。
3、如何进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教育课程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
目前新编教材,开设了心理知识内容,以促进心理健康化 。心理教育课应注意以下特点:
1、趣味化 。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以有趣的方式提出,让学生在轻松心境下,打开心扉,注重自我心理修养能力的培养 。
2、行为化 。强调行为作业,把教育要求及时转化为行为训练的要求 , 真正做到言行一致 。
3、个别化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个别问题需个别指导,分层指导 。
二、心理教育环境化,帮助学生养成自我 。
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的良好心理影响 。因此,要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通过心理认知暗示,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
三、心理教育档案化,帮助学生分析自我 。
学生心理档案可包括家庭成员情况、个人简历、个性心理、特长、智力测试及分析、心理咨询记录等方面 。建立心理档案,便于教师从内到外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做到有的放矢,易于开展心理工作 。
4、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1、培养孩子的亲情:爱是孩子的天性 , 他不但应得到别人的爱与关注,同时也应学会爱父母、爱亲人、爱朋友 。为此,应教育孩子学会爱父母和亲人 。
2、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孩子是最富有同情心、最乐意帮助别人的,但这种情感需要父母或家人的引导与培养,使其能体验别人的心情,感受别人的欢乐、痛苦、烦恼和失望 。
3、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责任感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但它不是生来就有的,所以,应该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可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整理自己的房间与学习用品 , 准备好自己出游的食品,养好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