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总结

1、幼儿园环境创设总结1、为充分发挥环境对幼儿教育的积极作用 , 根据幼儿园工作计划要求,围绕“主题墙创设、整体环境及区域创设”开展了班级环境布置创设评比活动 。
2、前阶段,幼儿园就开展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评比活动做了动员布置 , 为此,大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和地方乡土资源,积极行动,在老师的精心策划下,各班级的主题环境、区域角、家园栏、自然角等都构建得非常丰富 , 教室、走廊等环境焕然一新 。各校幼儿园环境各有特色 , 丰富程度也参差不齐 , 在所创设的区域区内,教师对投放的材料都能考虑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点,使环境为教育教学服务 。
3、每到一个班,都会听到本班教师绘声绘色的介绍,大家边听边思考、边交流、边学习,互相吸纳各自的优点 , 指出彼此的不足,每个班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思想的火花在瞬间碰撞,使得此次活动的意义更是远远超出了评比本身 。
2、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1、经济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坚持“低费用、高效益”的经济性原则,勤俭节约 , 因地制宜 , 充分利用周围资源,就地取材 。在保证清洁卫生、安全的前提下,废物利用,一物多用 , 不浪费宝贵资源,不盲目攀比 , 不追求设备设施的高档化和园舍装修宾馆化 。如:可用瓦楞纸、废旧挂历纸等代替吹塑纸、纸绒纸;可用一次性纸杯、果冻盒做花篮、风铃等装饰节日环境;农村可用自然材料高粱杆、竹片、麦秸杆等装饰环境 。用玉米心制作的体育器械举例 。
2、幼儿参与性原则
幼儿园是老师和幼儿共同生活的地方,幼儿有权参与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的参与体现在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等方面 。在参与创设的过程中与环境互动,“用他们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 , 会使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环境中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 。如布置教室墙面时,可让幼儿参与进来,布置“美丽的春天”,让孩子门自己搓柳条、剪柳叶,把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小燕子贴在天空,河里的小动物也是孩子们的折纸作品,红太阳可以用孩子们的小手印等 。因为自己参与了环境创设,他们对春天的色彩、自然界的变化、人们的活动情况有了深刻的记忆 , 用语言、作品与环境对话 , 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
3、发展适宜性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 因此必须反映幼儿身心的水平和特点,适宜于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在其中获益,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发展 。如“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 小班教室环境可布置一列火车,引导幼儿学习扣扣子 , 每节车厢学一种系扣子技能;中班可提供“穿线板”,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想象,穿出不同形象;大班让幼儿学习“辫辫子”等 。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 , 提高了动手能力 。
4、审美性原则
幼儿时时刻刻生活在周边环境中,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环境创设首先应给人以美的感受,在构图、色彩、造型上要符合审美情趣 。如室内、室外墙饰画面的人物或动植物要形象逼真,色彩搭配协调 , 布局合理,富有儿童情趣,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A楼三楼的油纸伞吊饰挂好了,我们班的孩师巧妙布置会别有一番风味,用绿色约纹纸缠住做树干 , 太阳花自下而上环绕上去 。孩子们开展主题活动“飞向太空”,每人画了一幅图,若随便贴显得杂乱,若把幼儿作品摆成火箭形状 , 再添其它东西,一定令人耳目一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