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喝腊八粥有何寓意

1、腊八节喝腊八粥有何寓意1、祭祀祖先 。我国古代的天子国君在腊八节要进行腊祭,祭祀八谷星神,庆贺丰收;祷祝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民间则要祭祀天地、祖先、神灵,感恩这一年来的恩泽庇佑 , 并祈求来年继续施恩 。
2、赠送亲友 。邻里乡亲,亲戚朋友之间,也有互相赠送腊八粥的习俗 。在互相品尝腊八粥的过程中,一起分享收获后的喜悦 , 加深亲友间的感情 。
3、行善积德 。旧时,大户人家往往会多多地熬制腊八粥 , 将腊八粥施舍给穷人、乞丐、孤寡者,这对于施舍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功德的积累 。
4、强盛健体 。腊八粥的食材五行俱全,对五脏具有补益作用,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
5、庆贺丰收 。腊八粥中的各种食材,几乎汇聚了一年中各个季节的收获,只不过 , 蔬菜水果谷物等都成了干物 。这种食材的大汇总,相当于向天地、神灵、祖先展示这一年来的收获,庆贺今年的丰收 , 并祷祝祈求上苍保佑 , 来年风调雨顺,土地肥沃,昆虫不作,灾害不生,再来一个好收成 。
2、腊八粥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腊八粥》一共有22个自然段,《腊八粥》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写他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吃粥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表现了腊八粥的香甜和八儿的可爱、机灵 。
描绘出腊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字里行间展现出作者对于普通百姓生活的无比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无比眷恋 。《腊八粥》分段段意:
第一部分(1):人人都喜爱腊八粥 。写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程度以及怎样煮腊八粥 。
第二部分(2-19):八儿等着吃腊八粥 。写住方家大院的八儿等待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 。
第三部分(20-21):写腊八粥好吃,大家都吃到吃不下 。
3、腊八粥与佛教的秘密关系对于腊八粥,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其实 , 腊八粥就是我们中国在腊八节的时候都需要吃的一种食物、一种美食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腊八粥与我们中国的佛教其实有着一定的关联,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它们有着什么样的秘密关系 。
那么 , 接下来 , 就让我们一起从饮食文化的角度一起来看看腊八粥与佛教的秘密关系是怎么样的吧!
汉朝时,每年农历十二月必定要举行年终腊祭,因此农历的十二月又叫“腊月”或者“蜡月” 。在腊月初八日所煮的粥,就取名叫“腊八粥” 。
对于“腊八粥”的来历和传说很多 , 各地说法不一 。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有关纪念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 。
传说释迦牟尼逃出王宫到迦嘟山当了和尚以后,学习经典,在深山之中苦度了6年 。他学经完毕的时候,正是腊月初八日,也就是一般的佛教所说的“释迦牟尼得道日” 。
【腊八节喝腊八粥有何寓意】又根据《因果经》记载 , 释迦牟尼因6年苦行,无暇顾及个人衣食,每天只吃一些麻麦,常年不得温饱 。在他学习期满时,已是衣杉褴履,瘦骨嶙峋,容貌好似枯木一般 。
他疲惫不堪地走下迦嘟山,坐在河畔,向村人乞讨 。村中一牧牛女子,用钵盂煮牛奶给释迦牟尼吃,使释迦牟尼很快恢复健康 。佛教兴盛以后,为了纪念这件事,就规定这个日子为古印度人民“斋僧”和救济穷人而施舍饮食的日子 。
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腊月初八施舍这件事逐渐变成了熬煮“腊八粥”的习俗 。我国一些佛教寺庙里熬煮“腊八粥”,就纪念尼连河畔牧牛女子救济释迦牟尼的故事 。
随着佛教的兴盛,腊八粥也流行到民间 。有钱人家的腊八粥要用几十种米豆果料熬成,亲朋好友之间还互相赠送 。穷人也要在这一天用小米红枣熬一锅粥应应时令 。传说“腊八不喝粥 , 明年会更穷” 。清朝时,皇宫里喝的腊八粥是雍和宫的喇嘛熬好后进贡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