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最好的一本

1、曾国藩传最好的一本该书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 , 重点记述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捻军起义的过程,是第一部全面评述曾国藩的著作 。该书深刻透辟地分析了曾国藩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深入归纳了曾国藩的用人方略,概述了以曾国藩及其幕府为核心的政治集团的形成、发展、分化和主要特征、作用;同时,历史地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 。
2、曾国藩简介1、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
2、曾国藩出生普通耕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 。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 , 以“实学”相砥砺 。太平天国运动时 , 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 , 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
3、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概述图:曾国藩立像)
4、曾国藩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家庭成员中人人孝悌的原则 。孝容易理解,就是对父母、对长辈的感恩、尊敬与赡养 。悌是指兄弟之间和睦友爱,也就是同辈之间的融洽与和谐 。在曾国藩家书里,一般都以为他给孩子写的信最多 , 事实上他写给弟弟的信才是最多的,可见他对兄弟之间关系的重视 。曾国藩有段著名的评论,说家庭兴旺的规律是:天下官宦之家,一般只传一代就萧条了,因为大多是纨绔子弟;商贾之家,也就是民营企业家的家庭,一般可传三代;耕读之家,也就是以治农与读书为根本的家庭 , 一般可兴旺五、六代;而孝友之家 , 就是讲究孝悌的、以和治家的家庭,往往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
5、曾国藩在“和以治家”的宗旨下还特别强调“勤以持家” 。这个勤以持家在曾国藩那有两层意思 , 一是家庭成员要克勤克俭,一是做家长的要勤以言传身教 。曾国藩说的这些 , 他自己就能一丝不苟地带头去做,而且做得非常好 。比如第二个儿子曾纪泽喜欢西方社会学,曾纪鸿喜欢数学和物理学 , 曾国藩虽然一窍不通,也能尽自己所能去了解,去努力学一点 。这样的父亲,才不愧是一个真正“勤以持家”的父亲 。在曾国藩的影响下,曾纪泽总是会亲自教孩子们学英语、数学、音乐,还教他们练书法、写诗文、讲解经史典章 , 不论再忙,每日总要抽出时间来陪孩子、陪家人,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所以,曾国藩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有很多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
3、曾国藩的名词解释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 , 汉族 , 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 。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