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天池 风水龙带天池( 二 )


(三)用好山水精神读懂读出山水精神是前提,设计体现山水精神是载体,充分应用山水精神是核心 。许多古城古村落,只重视山水文化的挖掘和在建筑上的外显,却恰恰忽视了建筑所承载的天地精神、山水灵魂对人的启迪和教育这一核心功能 。

客厅天池 风水龙带天池

文章插图
“雄马”布局图
广东江门市恩平县的歇马村,堪称运用建筑文化教育激励后代的典范 。该村建于元代,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举人村 。明清时期,全村考取功名或有官职的人数达到670多人,从九品至正二品的官员达430多人 。实行高考制度以来,该村大学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计200多人,对于一个不足千人的村子,人才辈出,着实罕见 。
歇马村,村前锦江从西向东环抱,地形呈现“前展四台后枕三嶂,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龙戴天池,玉带缠腰”的风水形局 。
风水大师赖文俊,由后枕三嶂,读出了文运深厚绵长;由前展四台,读出了书案宽阔重叠;由锦江环绕,读出了以文纵横天下,一匹“雄马”驰骋的村落形局就此诞生 。整个歇马村就是一匹“雄马”的形状,分“马头”、“马颈”、“马腰”、“马肚”、“马尾” 。


我国多数古城镇、古村落,到此就算大功告成,完美收笔了 。但歇马村却更加注重山水蕴含的人文精神对后代的滋养、启迪、教育和激励作用 。
一是建造“功名碑林” 。功名路依江而建,有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之意 。功名路两侧有很多功名碑,为歇马村历朝中举及获得功名的人所立,原有200多块,现存有100多块,功名碑是明清时期歇马文化教育繁盛的见证 。


客厅天池 风水龙带天池

文章插图
村上为三品以上举人进士立杆
二是营建“教子台” 。“教子台”是歇马人教育后代的重要方式 。过去,凡是村中犯了错误的人,族长就把他叫到大祠堂,由德高望重的长者对其惩戒教育;然后再带到功名碑林前,跪地思过,以前贤为楷模,发奋向上 。


客厅天池 风水龙带天池

文章插图
教子台
三是修建“烈女碑” 。烈女碑是村民为了纪念明朝村中烈女梁胜祖而修建 。明隆庆三年(1569年),一股贼寇洗劫歇马村,族长率众抵御,因寡不敌众,村民危在旦夕,族长之女梁胜祖挺身而出,代父诱敌向东,拯救了全村乡亲,而她却被贼寇杀害,投入村东水井,年仅18岁 。梁胜祖义薄云天,为让后人永远铭记她的英勇事迹,村民就在她就义的井旁立坟纪念,教育后人要伸明大义,勇于担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