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秋吃月饼最初的兴起是为了什么 起源和发展中秋节是团圆,团聚的节日,而在中秋节不管是哪个地方都会吃月饼,那么中秋节吃月饼最初的兴起是为了什么呢?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饮食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吃月饼最初兴起是为了什么
明代起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这时的月饼已是圆形,而且只在中秋节吃,是明代起民间盛行的中秋节祭月时的主要供品 。《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 , 其祭果饼必圆 。”“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 , 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 。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 , 饼有径二尺者 。”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划 , 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
到了起义的那天 , 各路义军一起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 , 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 , “月饼”制作越来越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 。
中秋节吃月饼起源
中秋吃月饼起源于唐代 。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 。据说起源于唐代 。《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 。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传最早还是在唐代,唐太宗在贞观四年时,征讨突厥得胜并生擒其头领,八月十五凯旋回京 。为庆贺胜利,京城长安通宵狂欢 。当时有个经商的吐蕃人向唐太宗献饼祝捷 。李世民接过华丽的礼盒,拿出胡饼笑指天上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随之把胡饼分给群臣食之,这胡饼就是后来的月饼 。
中秋节吃月饼的发展
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 , 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 。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 。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
2、中秋吃月饼有什么含义中秋吃月饼的含义是希望与家人团圆、相聚,因为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 。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 。八月十五月圆 , 中秋月饼香又甜 , 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 , 慢慢月饼也就成为节日的礼品 。
- 蓝莓和枸杞可以一起吃吗 黑枸杞和蓝莓主要有什么不同
- 鱼放冰箱第二天还能吃吗
- 湿气重忌吃黄芪是吗 湿气重吃什么好
- 宝宝发烧要吃抗病毒的药吗
- 吃螃蟹为什么会肚子疼 吃螃蟹肚子疼怎么办
- 随便果有减肥效果吗 随便果减肥正确吃法
- 蓝莓多吃好吗 蓝莓吃多了会怎么样
- 鹅肉在广东怎样做才好吃
- 苦瓜可以放醋一起吃么
- 米蕉是热性还是凉性 米蕉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