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信的素材摘抄 关于自信的故事及感悟


作者:心语 编辑:桃夭

关于自信的素材摘抄 关于自信的故事及感悟

文章插图
【这是小伙伴的第25篇来稿】
什么是自我成长?
知乎上有个高赞的回答:“自我成长就是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突破并重塑自我,从而获得心智成熟,内核稳定,有宽厚的耐受力,以及由己及人的爱的能力,最终能让我们自由而深入地感知和享受生命 。”


有这样一本自我成长的书,它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童话”世界,在那里,痛苦与欢乐同在,挫折与智慧并行 。


它就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出自英国著名的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之手,书中,他巧妙地借用了《柳林风声》的蛤蟆先生这个人物,有趣地将“蛤蟆先生”和“心理医生”这两个不搭边的人物,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在一起,当陷入抑郁,不可自拔的蛤蟆先生,转向向心理医生苍鹭求助咨询时,故事便从此展开了……


这是一本畅销多年的心理咨询入门书,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徜徉,和书中的人物一起,完成10次心灵的对谈,归来时,我们便明白了自我成长的意义 。


01
学会对自己负责,
让成长不是一个伪命题


冒险归来的蛤蟆先生,继承了父亲的庄园,成为了一个富有的庄园主 。在别人的眼里,他住着豪宅、开着跑车、当着校董,过着有钱有闲的生活 。


但蛤蟆先生却没有因为生活的愉悦而过得自由快乐,而是变得越来越抑郁——他经常失眠,懒得打扮,成天窝在自家的沙发上,把自己搞得邋里邋遢,身上甚至散发出一股臭味儿 。


周遭的风景再美好,在他眼中也失去了往日的色彩,仿佛自己已经失去了欣赏美景的能力 。


他会在深夜痛哭,怀疑自己一无是处,他不了解自己,常常自我否定甚至自我攻击 。他渴望被接纳,却不知如何可以得到尊重,总是心口不一,因此惴惴不安 。


于是,在朋友们的施压和恳求下,蛤蟆来到了咨询师苍鹭那里,他以为,等待着他会是一场冗长的训诫 。但接下来发生的10次咨询,却完全超出了蛤蟆的预期……


当首次咨询完,苍鹭把蛤蟆送到门口时,蛤蟆转身问他:“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


苍鹭站定了,直视他的眼睛说:“蛤蟆先生,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 。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但我可以承诺的是,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地关注,我也希望你对咨询是全心投入的 。假如我们都能像这样一同努力,就能预见积极的结果 。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


苍鹭的一句话,道出了人都有自我成长的能力,道出了人有向阳而生的本能,当一个人选择走进咨询室,或许因为他身上承载着痛苦、迷茫、困顿,但更重要的是,他想要成长,想要改变自己的决心 。


苍鹭的话之所以生效,不是因为咨询师这个角色所赋予他的某种魔力,而是在于双方都全身心地投入和探索;改变之所以发生,不是仅仅源于咨询师的助力,而是在咨询师的陪伴和引导下,来访者自发地思索与前行 。


的确,成长这趟旅程,最重要的决定者,是来访者自己,只有自己对自己负责,成长,它才不会变成一个伪命题 。


02
学会觉察自己
让情绪成为成长的风向标


当蛤蟆第二次来到咨询室,咨询师苍鹭使用了一个技术,便是“情绪温度计” 。当苍鹭问蛤蟆,今天感觉怎么样时,蛤蟆显得有点手足无措,因为在此之前,他从未有意识地用这种方式看待自己的情绪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