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我正在工作,工作群突然发送一条通知:从今日起,任何工作人员,不得发布与工作相关的任何内容,包括饮食,执勤,事故现场等事件,防止发生泄密事件 。
随后,内勤就过来问我,你到底发了啥,引发这么大动静?
我无辜地回复,我就是发了工作餐,配上单位名称,就是在头条上发了朋友圈而已 。
内勤小心地告诉我,一会儿她要下通知,明天早上需要开会,会上除了讲近期工作,还会讲这件事,你要有思想准备 。
我当时就郁闷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以后不发当地微头条了,心里还在琢磨,明天的场面如何应对 。
下班后,关系好的同事,已经开始向我爆料:今天下午,领导接了上级单位的电话,说是你乱发文章,让领导回来教育一下,引以为戒 。
还说,当时领导一听电话,这事是你干的,都没反应过来,看着挺老实的一个人,怎么“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果不其然,第二天开会,破天荒地没有先提此事,而是抛出几个工作上的问题,临近尾声,领导开始步入正题 。
“以后和单位相关的任何内容,都不要发了,各种网上的社交软件,你觉得没多大事,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一发酵就是大事,到时候不好收场;还有呀,我知道上级单位的食堂,和咱们食堂伙食有差距,发个朋友圈吐槽一下就行了,怎么还点名?”
而后,领导顿了顿,彷佛想起了什么,赶紧补充:“以后,朋友圈也不要发了,除了单位要求转发的内容,这些可以发,都记住了 。”
好险,没有当面点名批评,赶紧低头,装作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可别让周围同事,发现我脸发烫 。
满以为,此事就此翻篇,没想到,从此以后,每次提到信息保密这一块,领导都会有意无意地点我一下,彷佛我已经做了无法弥补的坏事 。
早期关注我的粉丝,大多数是因为写微头条,出了此事以后,我开始放弃写当地的微头条,并且慢慢转而写问答,心里特别无语,开始回避与单位相关的字眼,避免被大数据甄别,彷佛自己像是做了啥亏心事 。
这要看两个方面情况:一是看是谁人搜索;二是看所发作品内容 。
一、若是我在文学艺术界有交往、又知道我的姓名和笔名的文友,即使我不告诉我在头条上所用的网名,他们若想搜索,也会搜索到我的头条名字的一一因为我在头条上用的是本名,所以认识的文友都知道我,完全可以搜索到我所发的作品或文章 。
但也有好些亲戚,他们不上头条,只知道我的本名,既不知道我过去用过的笔名,也不知道我在今日头条上的帐户名,所以他们就无从搜索我在头条上的名字和所发作品、文章 。因为我入驻头条时间不长,绝大多数亲戚都不知道我在头条上的网名 。有一小部分亲戚也入驻了头条,看到过我的主页,就知道了我头条的主页情况,也会搜索到我的发文情况 。也有一些亲戚早就知道我喜欢写作并发表过一些作品,但并不知道我近年入驻了头条,听我的朋友讲起我在头条上发文情况,也会先给我电话或微信询问情况之后,再在头条上搜索我的帐户主页,浏览发文情况 。也有个别亲戚,是听朋友介绍了我上头条的情况就搜索、阅读我在头条所发拙作之后,才打电话或发微信来祝贺、称赞拙作的也有 。
二是看我所发作品或文章内容情况 。如果是散文、纪实作品写到故乡人事,或共同经历,或某次活动,如某时、某地、某某人共同参与何事,即使我用的是笔名或者是网名昵称,当事人亦能心领神会,明白作者是我 。只要他们有一次知道了作者新笔名或昵称,他们也就会搜索出来的 。若是虚构作品如小说,不署本名或常用的笔名,那可就很难说了 。这方面也曾有朋友电话或微信中询问:某某小说、某某文章,是不是您的大作啊?这样的情况也有 。
- 如果你结婚当天,下雪了,你会有什么想法?
- 巴西龟要冬眠吗,如果要,需要注意些什么?
-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中老年人,常吃5道高钾菜,腿脚有劲精神好
- 如果能穿越到一幅画里,你会选择哪幅,为什么?
- 如果让你开一家公司,你想开什么公司?
- 在农村如果让你二选一-做一对贫穷的夫妻;当一个快乐的光棍。你愿意选哪一个?
- 学习方法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 猫粮种类大全 猫主粮是什么
- 拼音打字 如果的如怎么拼拼音
- 对英汉语言对比的看法 英汉对比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