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风水留题地全册 岑溪名人故居风水如何( 三 )


独松岭清军营盘 位于城南8公里独松岭 。为清军防堵太平军由水窦向西北突围的四 座营盘之一 , 也是清军西南路营地 。该营盘与太平军的中营岭、黄绞岭、仙台岭等营盘隔河 相对 , 阵势十分逼近 。
西马清军营盘 位于城北4公里的西马村南面 , 土石筑构 , 圆形 , 直径100多米 , 营盘墙 高约2米 ,  营盘外有深1米宽5米的壕沟 。该营盘是清钦差大臣赛尚阿的大营 , 与太平军在程 村背、龙眼塘、上阳村的营盘互相对垒 。
武庙 即武圣宫(关帝庙) , 始建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 , 同治五年(1866年)重修 , 占 地约302平方米 。由大殿、天井、前门、东西厢房四部分组成 , 砖木琉璃瓦结构 , 为太平天 国革命在永安的重要活动遗址 ,  于1951年拆除新建蒙山中学大礼堂 。1980年1月 , 县人民政 府公布武庙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 位 。1985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拨专款进行全面修复 。
文物胜景

建筑
庙宇 县内的庙宇 , 少数为州县官所建 , 而大部分为民间各在乡村人口较集中的地方所 建 。解放后 , 由于文化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 神坛社庙逐渐减少 。目前 , 除有历史文物价值 受保护的“武圣宫”、“永安寺”继续修复外 , 其余神坛社庙已绝大部分不复存在 。蒙山县 历代兴建的寺庙主要有:
福善庙 。在旧城东一里 , 文奎楼前(今永安寺处) , 始建于清代 。高旷轩爽 , 古树参天 ,  溪流环绕 , 岁时多有游客吟咏 , 当时善男信女不断求神拜佛 。毁于1950年 。1985年在原址新 建佛教堂——永安寺 。
此外 , 还有文昌宫、文庙、城隍庙、既济宫、玄妙观、昭忠祠、节孝祠、真武祠、土地 庙、三界庙、三霄庙、立山庙、药王庙、东安庙、泗洲寺、观音阁、龙母庙、婆罗庙、五将 庙、广福寺、六庙、六夏庙、大寺庙、三圣宫、旧龙庙、邓公庙、姑发庙等 , 几乎遍布全县 各乡村 。
其他 蒙山文笔: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 , 在鳌山之巅建宝塔一座 , 县人称“文笔” ,  经历30年后塔身塌毁 。嘉庆年间 ,  永安州知县罗鼎在原塔处重建一座五层宝塔 。光绪七年 (1881年)  , 州人复在塔前建门亭并题门额:“跨鳌” 。亭额:“乐寓游观” 。后苏元春(广 西提督) 拆除门亭 , 增建头门 , 并在塔东西两侧建起厅房 , 将塔身各层加以修饰 , 塔门塑以 浮字对联 。五层塔额为:“直上蟾宫”、“光射斗牛”、“元气中含”、“梯云得路”、 “鳌峰独秀” 。门额是:“蓬莱仙阙” 。文笔踞山傍水 , 与山下蒙馆潭互相映衬成趣 。登塔 远眺 , 州城风光尽收眼底 。每当夕阳西斜 , 亭台楼阁倒映于碧水之中 , 塔光水色 , 美不胜收 。故列为永安十景之一 , 名曰:文奎夕照 。1967年 , 文笔被当作“四旧”拆毁 。1986年县人民 政府集资在原塔遗址建起一座高5层的新塔 , 建成后由县文物管理所管理 。
此外 , 县内还有水窦峡宝塔 , 三石村宝塔 , 新圩坝头村宝塔 , 皆已先后拆毁 , 仅存遗址 。
韦竹平故居:位于文圩乡道义村 , 为蒙山民间拳师韦竹平故宅 , 是今县境唯一保存较完 好的清代民宅建筑 。故居为整体结构 , 分前后两座 , 每座为一厅两房 , 前后座之间有左右横 廊相连 , 构成一个四合院 。总可居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 , 青砖墙壁 , 瓦木盖顶 , 极其牢固 ,  虽经历了百年之久 , 但仍无甚损坏 。屋前厅檐下 , 有木雕花鸟5幅 , 千姿百态;有7幅泥塑动 物图案 , 塑鸟、狮、鹿、犀牛等动物20多只 , 形象逼真 , 栩栩如生 。此外 , 厅堂饰画还有各 种书法和山水画等 。后座厅堂正梁底下的两边墙上各有一幅3平方米的山水鸟壁画 , 天井廊 檐有以手工制作的穿花门及经过精心雕制的菊花连体门 。现在 , 该处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 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