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舟双楫(节录)(清)包世臣撰

文章插图
包世臣《行书“唐石斋”》
[说明]《艺舟双辑》 , 文艺论著 。清代包世臣著 。六卷 。前四卷论文 , 后两卷论书 , 故称“双辑” 。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 , 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九问、答三子问、自跋草书答十二问、与吴熙载书 , 记两笔工语、记两棒师语、论书绝句等 , 阐述学书经验 , 评论汉代以来书法用笔源流 , 鼓吹学习北碑 , 对后世书风的变化颇有影响 。另有《安吴论书》两卷本 , 卷一为《艺舟辑》 , 卷二为《书谱》辨误、删定《书谱》、《十七帖》疏证、《完白山人传》及题跋等杂著 , 对中国近现代书坛影响很大 。包世臣论书一反清代书坛对赵孟頫、董其昌的偏爱 , 对他们提出了比较中肯的评价 , 同时继阮元之后 , 提倡北碑 , 对改变清代的书法风气具有重要的影响 。过去论述书法 , 或者偏重于精神内容 , 或者偏重于形式、技法 , 包世臣开始察觉到两者之间的联系 。他说:书道妙在性情 , 能在形质 , 然性情得于心而难名 , 形质当于目而有据 。说明他的书法理论的立足与方法论都与前人有所不同 。

文章插图
包世臣《行草书录内史与谢尚书书轴》纸本行草书 132×55.5cm 山西省博物院藏
释文:江左之地 , 平日 , 扬州一良刺史便足统之,况以群才而更不理,正由为法不一,牵制者众 。思简而易从 , 便足以保守成业矣 。督监耗盗官米 , 常以万计 , 吾谓诛翦一人 , 其后便断 , 而时命不同 。近检校诸县 , 无不皆尔 。余姚近十万斛 , 重敛以资奸吏 , 令国用空乏 , 良可叹也 。
款识:月波三兄雅鉴 , 咸丰壬子冬十月既望 , 江东布衣包世臣书录内史与谢尚书书 。
钤印:世臣私印(白文)、包氏慎伯(朱文) 。
述书上乾隆己酉之岁 , 余年已十五 , 家无藏帖 , 习时俗应试书 , 十年 , 下笔尚不能平直 , 以书拙闻于乡里 。族曾祖槐植三独违世尚 , 学唐碑 。余从问笔法 , 授以《书法通解》四册 。其书首重执笔 , 遂仿其所图提肘拨镫七字之势 , 肘既虚悬 , 气急手战 , 不能成字 。乃倒管循几习之 , 虽诵读时不间 , 寝则植指以画席 。至甲寅 , 手乃渐定 , 而笔终稚钝 。乃学怀素草书《千文》 , 欲以变其旧习 , 三年无所得 , 遂弃去 。嘉庆己未冬 , 见邑人翟金兰同甫作书而善之 , 记其笔势 , 问当何业?同甫授以东坡《西湖诗帖》 , 曰:“学此以肥为主 , 肥易掩丑也 。”余用其言 , 习两月 , 书逼似同甫 。明年春 , 从商丘陈懋本季驯假古帖十余种 , 其尤者为南唐拓《画赞》、《洛神》 , 大观拓神龙《兰亭》 。余已悉同甫之法 , 乃自求之于古 , 以硬黄摹《兰亭》数十过 , 更以朱界九宫移其字 , 每日习四字 , 每字连书百数 , 转锋布势必尽合于本乃已 。百日 , 拓《兰亭》字毕 , 乃见古人抽毫出入、序画先后与近人迥殊 , 遂以《兰亭》法求《画赞》、《洛神》 , 仿之又百日 , 乃见赵宋以后书褊急便侧 , 少士君子之风 。余既心仪遒丽之旨 , 知点画细如丝发皆须全身力到 , 始叹前此十年学成提肘不为虚费也 。
- 风水米桶什么材质的好 风水上半圆形的米桶好吗
- 鑫都香山悦 香山风水好吗
- 风水宝地龟守水口 老屋发现龟形井风水宝地
- 床尾对着窗户风水好不好 窗户对床尾风水上好吗
- 封门村的风水 封门村风水解析
- 枣树栽在哪里好风水 枣子树风水方位
- 大气风水图片 高层建筑风水图
- 三僚曾氏风水吧 五华洛阳围曾氏风水
- 风水改变后多久可以看到效果 风水改了后多久有效果
- 家里助学业的风水 风水助命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