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揠苗助长的故事出自


成语故事:揠苗助长
【原文】
宋(1)人有闵(2)其苗之不长(3)而揠(4)之者,芒芒然(5)归,谓其人曰:“今日病(6)矣!予(7)助苗长矣 。”其子趋(8)而往视之,苗则槁(9)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10)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11)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公孙丑上》)
【注解】
(1) 宋:战国时国名 。
(2) 闵:音“敏”,担心 。
(3) 长:音“涨”,长高 。
(4) 揠:音“讶”,拔起 。
(5) 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 。
(6) 病:疲累 。
(7) 予:指我 。
(8) 趋:赶紧走去 。
【揠苗助长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揠苗助长的故事出自】(9) 槁:音“稿”,干枯 。
(10) 舍:同“舍”,放弃不用 。
(11) 非徒:不但 。
【故事阐述】
孟子有一次向他的学生公孙丑说了一个故事 。
他说:宋国有一位农夫,一直嫌他种的秧苗长得太慢了,就跑到田里用力的把所有的苗都拔高了一些 。他认为这样一来,他的苗就可以快点长大 。

揠苗助长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揠苗助长的故事出自

文章插图

于是,他疲惫的回到家后,对家人说:“啊!今天真是累坏了,我已经帮助田里的秧苗长大了 。”他的儿子听了这话,赶紧到田里看个究竟,那些秧苗竟然都已经枯死了 。
这个便是“揠苗助长”这句成语的故事来源 。而“揠苗助长”这句成语则被用来比喻世上有很多人,往往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只凭自己的感情用事,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把事情弄糟了 。
【讨论】
(1)这个农夫为什么把他的秧苗都拔高了一些?
(2)儿子听了农夫回家说的一番话,跑到田里看到了什么景象?
(3)这个农夫若要改善自己田里的收成,可以从很多方面着手 。请你和同学讨论一下,有哪些方法可以运用,而不必使用“揠苗助长”这个方法呢?
【造句练习】
例:帮花卉施肥,要恰到好处 。过多了,反而得到揠苗助长的反效果!
例:要求孩子考好成绩,也要兼顾孩子本身的资质,千万不可揠苗助长啊!
【相似成语】
拔苗助长、适得其反、欲速不达
【课后时间】
中国文字中,有许多字和“揠苗助长”中的“揠”字的外形非常相似,但意思却大大不同喔!请你查查字典,写出一个相同读音的字,并造出相关语词 。
例:揠 → 音“讶” → 揠苗助长
偃 →( ) → ( )
郾 →( ) → ( )
匽 →( ) → ( )
【参考解答】
例:揠 → 音“讶” → 揠苗助长
偃 → 音“眼” → 偃旗息鼓
郾 → 音“掩” → 郾城
匽 → 音“演” → 匽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