蕻怎么读

1、蕻怎么读1、读[hóng]:
见〔雪里蕻〕 。
2、读[hòng]:
(1)茂盛 。
(2)〈方〉指某些蔬菜的长茎:菜蕻 。
3、蕻,中国汉字 。“雪里蕻”:一种芸苔属植物(Brassica juncea) var.crispifolis,可作蔬菜 。
4、相关词语雪里蕻、菜蕻、嫰蕻 。
2、栉怎么读1、栉读zhì,它的声母是zh , 韵母是i,音调是第四声 , 部首是木,笔画是9 。
2、基本释义:梳子、篦子等梳头发的用具 。梳(头发):梳发 。梳风沐雨 。
3、栉风沐雨解释:也说沐雨栉风 。《庄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风 。” 意思是大雨洗发 , 疾风梳头 。后用以形容经常在外面奔波劳碌 。栉:梳头发 。沐:洗头 。
3、音标怎么读yīn biāo 。释义:语音学上用来记录语音的符号,如国际音标 。音标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标由多个音素组成,由2个元音音素构成的音标称之为双元音 。英语音标中有20个元音,28个辅音,共48个 。
汉字,又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 , 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用文字 ,也被借用于书写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等语言,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是现在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达的文字 。
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的文字,狭义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 。汉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先民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 , 现在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隶变,至唐朝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正楷 。
4、尹怎么读yǐn 。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 。基本含义为治理,引申含义为官名 。也用作姓 。康熙字典记载:《广韵》于准切《集韵》《韵会》庾准切,音允 。《说文》治也 。从又丿,握事者也 。《广韵》进也 , 又正也 。《书肪芬榷?。又《多方》畀殷命?尹尔多方 。《注》言天畀付文武以殷命,正尔多方也 。又官名 。《书芬骛ⅰ肥市?。《传》尹,正也 。众正官之长也 。《应劭曰》天子之相称师尹 。《薛瓒曰》诸侯之?nbsp;, 惟楚称令尹,馀国称相 。他如周礼门尹除门,月令奄尹申宫令,周语关尹以告 , 皆是也 。又诚也 , 信也 。《礼菲敢濉锋谝源?,信也 。《注》玉之为物,孚尹於中,旁达於外,所以为信也 。应氏曰:尹当作允 。允亦信也 。又《礼非瘛犯灰?。《疏》脯必裁割方正?而後祭也 。又姓 。周有尹吉甫 。按《李氏详校篇海》尹,古音允 。今音引,非 。
【蕻怎么读】相关词语:庶尹、阉尹、奄尹、亚尹、尹班、师尹、尹长、工尹、关尹、卜尹、孚尹旁达、避面尹邢、孚尹明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