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

1、古诗词赏析1、要多读
刘勰说得好:“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一个古诗词读得很少的人 , 是谈不上有鉴赏能力的 。鉴赏古诗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诸如语言文字知识、古诗词技巧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以及必备的社会科学知识等等 。所有这些,只有靠广泛阅读才能获得 。古人也说:“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唐诗三百首 , 不会作诗也会吟” , 都强调了多读的重要性 。
当然,培养和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笼统地提“多读”是不够的,因为“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的”(《歌德谈话录》) 。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经说过:“凡是好书,必定会在读者心中唤起对真、善、美的向往,这是一切好书所具有的共性 。”可见,通过多读好的作品,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并在情感的介入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对于提高鉴赏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
2、要多看
要指导学生多看名家赏析的文章 , 或向学生推介优秀的鉴赏名篇 。可以说,名家赏析的文章是比较典范的,而且很多东西是可供学生借鉴的范例 , 只要引导学生带着分析的、扬弃的眼光去看,对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
3、要多练
清代的唐彪曾经说过:“读书而无评注,即偶能窥其微妙 , 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以已也 。”因此,每次阅读古诗词时,若能坚持让学生写点眉批、夹批和总评之类,对于训练思维 , 提高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
2、高中古诗词赏析技巧方法1、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如《望洞庭》说明诗的内容是洞庭湖,《题李凝幽居》说明诗的内容是描写李凝的僻静居处 。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
2、关注诗后的小注 。试卷上所给出的任何文字都是有用的 , 注释的作用更不可小视 。有的是解释字词的,有的是给你说明有关背景的 。这些都是解题的钥匙 。
3、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 。诗歌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 。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 , 表面上是讲雨后叶子茂盛了,花儿凋零了 , 实际上表达的是作者对春光的留念和惜别 。
4、注意诗歌语境的“冷”和“热” 。从诗歌描写景物的景色“冷”“热”中 , 体会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 。如《小重山》从“寒蛩”“松竹老”可见作者忧虑国事、内心苦闷的心情 。《摸鱼儿》“休去依危栏 , 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危栏”“斜阳”“烟柳”,暗示了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的现实,寄托了作者对国事的无限忧思 。而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则快船快意,使人神远 。彩云轻舟,衬托了使人喜悦畅快的心情 。
5、调动库存,展开联想 。在鉴赏诗词时一定要把你脑海中存储的有关诗词的知识、作家的生平遭际、关于某个地域事件的文史知识等都调动出来,帮助你尽快地理解作品 。
3、小暑古诗词赏析1、《闻早蝉》
落日早蝉急 , 客心闻更愁 。
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 。
2、赏析:
在众诗人笔下,蝉都是什么含义呢?
简单举些常见的例子 。“居高声自远 , 非是藉秋风”,蝉代表高洁品质,“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蝉有离别伤感之意,“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你看蝉还能代言思乡情 。
路畅这首《闻早蝉》,便是通过蝉声表达思乡之情的 。“落日早蝉急 , 客心闻更愁 。”傍晚时候,太阳要掉下去了,蝉叫得越凶,声音越大,仿佛很着急的样子,而着急促的声音传到诗人耳朵里,便出发了诗人的愁绪 。诗人远在他乡,在异地听到熟悉的蝉声,如何不思绪万千?再加上天将黑,那种只身在外的孤独感给思乡情绪加了Buff 。“落日”、“客”、“愁”,从这些字眼上,我们便能看出诗人想表达什么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