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吉是好人吗 于吉人哪里人( 二 )


沈教授最后总结,在精准医学和规范化治疗的大背景下,GIST外科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逐渐发生着转变,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近年来对GIST手术原则达成了共识和规范,有效地指导了GIST的规范治疗,微创治疗手段快速介入到GIST的治疗中,逐渐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靶向药物与外科结合的综合治疗,仍有较多争议之处 。随着研究的深入,术后辅助治疗会更加精准和规范,给患者带来福音 。

于吉是好人吗 于吉人哪里人

文章插图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沈坤堂教授
2015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推出了《胃肠间质瘤规范化外科治疗专家共识》,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去年该共识进行了更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潘志忠教授从GIST的病理学诊断及影像学检查、GIST的内镜处理、不同部位GIST的外科手术、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几个方面介绍了2018版共识的更新要点 。
相较于旧版共识,新版共识中关键更新要点包括:在GIST的内镜下处理方面,对于极低风险及低风险的小GIST可考虑行内镜下切除,推荐在内镜治疗技术成熟的单位由具丰富经验的内镜医师开展GIST的内镜下切除 。在GIST腹腔镜技术的应用方面,对于适宜部位合适大小的GIST,在有治疗经验的单位建议行腹腔镜手术,在达到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尽量减少病人创伤,加快病人术后恢复 。在GIST术后辅助治疗方面,不论何种基因类型,推荐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剂量均为400mg/d,胃来源的GIST(中危),推荐伊马替尼治疗一年,非胃(主要为小肠、结直肠)来源的中危GIST,推荐伊马替尼治疗三年 。在晚期GIST的外科手术治疗方面,靶向药物治疗是复发转移性GIST的标准治疗,伊马替尼是靶向治疗的一线药物 。对于在靶向药物治疗下获得疾病缓解、疾病稳定或局限性进展的复发转移性GIST进行外科干预,有可能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生存 。

于吉是好人吗 于吉人哪里人

文章插图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潘志忠教授
专家面对面:临床热点深度讨论
本次讨论由来自福建省肿瘤医院的陈路川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潘志忠教授主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蔡世荣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揭志刚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沈坤堂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邹小明教授参与了讨论 。

于吉是好人吗 于吉人哪里人

文章插图
问题1
您认为GIST辅助治疗的最佳疗程是多长时间?高危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延长辅助治疗的疗程?
邹小明教授:对于辅助治疗时长,共识中有推荐的治疗原则,但临床实践中不一定会按照治疗原则来进行,需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来决定,例如少部分低危患者也可能发生转移,可以用药1年来预防 。对于中高危患者,也可以根据条件适当延长1-2年 。
沈坤堂教授:对于高危尤其是极高危的患者到底用药时间及其概念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 。高危患者辅助治疗3年后,如果核分裂像不是特别高,手术中没有发生破裂的话,不主动建议继续延长辅助治疗 。
问题2
对于非胃且合并kit基因缺失突变的低危GIST,是否需要接受辅助治疗?
沈坤堂教授:一般情况下应遵守临床规范,对于个别患者结合基因特殊类型,给患者充分知情,病人沟通,可以建议患者进行辅助治疗 。
揭志刚教授:这个很难回答,因为低危患者做系统基因检测的很少,目前国内没有经验,也没有大样本的系统研究,只能根据各中心的临床经验来做出判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