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2 临床热点精粹
山东省立医院刘洪俊教授对“GIST的不同基因分型与治疗策略”进行了探讨 。刘教授首先介绍了GIST基因突变的概况,85%-95%的GIST患者存在KIT外显子11和9突变,约1/3无KIT基因突变的GIST患者中可检测到PDGFRA基因突变 。伊马替尼出现前,不可切除/转移复发的GIST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均较低,而伊马替尼的疗效及预后与患者的基因分型密切相关 。
GIST基因分型对于指导TKI用药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显示,GIST患者的药物疗效及预后与基因分型密切相关 。相比于外显子9突变和KIT或PDGFRA无突变患者,伊马替尼对KIT外显子11突变转移性GIST患者疗效更佳 。对于KIT外显子9突变转移性GIST患者,高剂量伊马替尼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伊马替尼耐药也与继发性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基因继发突变是GIST患者靶向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进展的主要诱因 。当出现继发性耐药时,可选择的治疗手段包括提高伊马替尼治疗剂量和更换二线TKI 。伊马替尼增量治疗患者OS显著高于直接换为舒尼替尼治疗,并且对于KIT外显子9突变的患者,伊马替尼增量获益更明显 。此外,术后不同基因型GIST患者预后存在较大差异,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的患者可以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中获益,并且辅助治疗时间越长,KIT外显子11缺失突变的患者获益越多 。因此,GIST的基因分型在其治疗的临床实践中的不同阶段都具有指导意义 。
刘教授最后介绍了指南对于不同基因型GIST的推荐 。对于不同基因型的患者,国内外指南均一致推荐伊马替尼为全程各阶段一线起始治疗药物 。对于转移复发/不可切除GIST,推荐使用伊马替尼的标准剂量为400mg/d;对于KIT外显子9突变的晚期GIST患者,推荐初始剂量为600-800mg/d;对于400mg一线治疗出现进展的晚期患者,也推荐伊马替尼增量治疗 。

文章插图
山东省立医院 刘洪俊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健教授从伊马替尼诞生,到近期BLU-285研究的角度,讲述了GIST一系列新药研发的故事 。伊马替尼是全球第一个精准治疗实体瘤的TKI,为GIST患者打开了希望之门 。PatientZero的成功,催生了伊马替尼对kit基因精准抑制的研究 。在二线治疗中,舒尼替尼占据天时地利,2003年就发现舒尼替尼可抑制包括KIT、PDGFR、VEGFR等在内的多个靶点,其研究结果似乎提示多靶点药物优于单靶点药物 。舒尼替尼的成功让人们看到多靶点药物的优势,于是TKI们面对着广阔的市场蠢蠢欲动,开启了群雄逐鹿的GIST战国时代 。然而,数据库检索发现,II期研究中多靶点药物未能超越舒尼替尼,并且未进行人群筛选Kit下游通路抑制是无效的,而伊马替尼联合其他药物也并未实现1+1>2的目标 。尼洛替尼和Masitinib挑战伊马替尼也很遗憾的失败出局 。唯一幸存下来的瑞戈非尼被批准用于三线治疗,其主要贡献是对继发外显子17突变的抑制 。
李教授总结,多靶点药物在克服耐药方面未显示出明显优势,抗血管生成作用更多体现在野生型GIST中,针对kit下游基因抑制需要进行人群筛选,对相同kit基因位点更强抑制未能进一步改善疗效,针对继发Kit基因突变抑制是耐药GIST治疗关键因素 。李教授提出,驱动基因抑制仍是王道,令人期待的BLU-285针对D842V与kit 17号外显子突变的两类优势人群,显示出显著的临床疗效,另一个泛kit高效抑制剂DCC-2618针对9,11,13,14,17,18突变及PDGFRA exon 18突变具有广泛抑制活性,可能与BLU-285形成优势互补,这两个药物的临床研究即将在中国开展,期待进一步数据 。李教授认为,未来GIST的治疗药物,跟伊马替尼是非常相似的,目前非常好的药物不管是BLU-285还是DCC-2618,都是针对KIT和PDGFRA的高效抑制,而不是其他的靶点,这将是GIST药物治疗未来的发展之路 。
- 结果后果英语怎么说 结果后果英语
- fancl卸妆水 fancl卸妆
- 淘宝追评怎么写?追评时间是多久?
- 淘宝留评率怎么算?留评率怎么提升?
- 腊肠树果提取物在护肤化妆品中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腊肠树果提取物在护肤化妆品中的功效与作用
- qq邮箱的格式怎么填写?这才是正确的填写方式 qq邮箱填写格式举例图片
- 姿美堂酵素副作用太大了?首发网 姿美堂酵素安全吗是真的吗
- 中国地理风水学 风水是自然科学
- 玄空风水第9课视频 风水入行第9课
- 月经时间突然变长的原因 月经时间长是什么原因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