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竹里馆( 五 )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 。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 。象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 。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 。王绩的那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朴质的程度也许超过这首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 。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长思之的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这一句看起来是问家乡的情况,但诗人只是笼统的以“故乡事”来设问,可是问什么好呢?诗人心里满腹的问题竟然不知从何问起 。于是我们可以想象诗人的踌躇,对方的诧异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一问倒令对方感到困惑,不问人事而问物事,这时梅花开没开花?想必读者对此也感到突兀 。可是正是这样一问 , 才是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 。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啊 。诗人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对家乡的思念竟在这一个不经意的问题之中 。这是诗人留给人们的空白,让读者去想象 。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游子形象 。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 。这样诗人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他是在歌颂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态的人生风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