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 one 游戏 Only游戏


一直以来 , 女性玩家似乎都处在尴尬和矛盾之中:表明身份之前 , 她们总被有意无意地漠视 , “女性不玩游戏”的刻板印象影响深远;表明身份之后 , 她们又被有意无意地打压 , “轻度玩家”“只喜欢换装”“菜”“打拳”是最常见的标签 。
有标签 , 就有人想要撕掉标签 。90后女孩坨坨开始了她的尝试——建立一个仅接纳女性成员的游戏社区 。在这里 , 发言的都是姐妹 , 即使观点激烈碰撞 , 也不会有人戴着有色眼镜和刻板印象鉴定他人 。
在豆瓣“女性玩家联合会”小组里 , 她希望姐妹们收获自在、快乐与信任 。
打开女性玩家联合会小组 , 大部分帖子与普通游戏论坛里没有什么差别:新闻搬运、安利、讨论、求助、问卷、抽奖、二手交易、联机、灌水……《最后生还者:第二部》《赛博朋克2077》人气高、话题多 , 一时之间成为讨论的焦点;“魂”系列、“空洞骑士”“我的世界”“星露谷”等游戏则是新人入门、分享心得、攻略求助的常客 。

only one 游戏 Only游戏

文章插图
《最后生还者:第二部》等游戏在小组内引发了广泛讨论 , 女性形象的塑造是许多人关注的话题
只有在谈论“女性”话题时 , 小组才展现出它特殊的一面:某游戏里的女性角色形象是否令女玩家感到不适;游戏行业中女性制作人、女编辑、女玩家面临的状况;女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因为性别受到过怎样的偏见与骚扰;一些以男性为主的论坛、社交平台是如何强化性别偏见与歧视的 。
讨论这些话题不会被简单粗暴地鉴定为“打拳” 。不少人用自己玩过的游戏举例 , 讨论女性角色身上的男性凝视 。女编辑给热门游戏打了低分 , 组内讨论大多集中在评测具体内容上 , 很少有人跟风玩梗 。有女玩家受了委屈 , 在组里发个吐槽帖 , 回复里都是安慰、出谋划策和“这就是为什么我只在这个组里玩” 。
给女性玩家一个讨论的空间 , 是组长坨坨创立女性玩家联合会的初衷 。从去年5月建组到现在 , 她和管理员们一直在努力 , 确保小组成员全是女性 。
坨坨是90后 , 谈起自己时 , 她只简略地说是“数码爱好者” 。出于工作需要 , 她常去数码产品相关的微博和贴吧收集信息 , 这些地方大多以男性用户为主 , 许多发言让她觉得不舒服 。
“你是因为这个才决定建立女玩家小组的吗?”我问她 。
“不止……我还有个业余爱好是足球 , 所以会逛虎扑 , 那也是个非常典型的男性主导的论坛 。”坨坨说 。她在虎扑的感受与贴吧几乎一模一样 。
换到游戏这边 , 由于性别产生的不适感同样严重 。坨坨说 , 她记不起最初创建女性玩家联合会的具体契机了——被冒犯的地方太多 , 让她很难确定是哪个词、哪种说法、哪件事情 , 让她有了强烈的抵触之心 。
“我可以给你举个例子 。”她发来一个贴吧链接 。
only one 游戏 Only游戏

文章插图
在一些男性占多数的社交平台上 , 女性玩家的发言往往会被简单粗暴地鉴定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 可以说是很普遍 。”坨坨说 。这是她创立女玩家小组的重要原因之一:只看游戏的话 , 女玩家关注的东西和其他论坛没有太大差别 , 她们需要的只是更友好的讨论环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