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这首古诗暗喻了作者对什么的人痛恨和不满?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蜂》这首古诗暗喻了作者对什么的人痛恨和不满?】《蜂》是晚唐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寓理诗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
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呢?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里,为的正是那些不劳而获、占据高位、手握重权的剥削者,此中的讽意不言而明 。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控诉了那些沉迷利禄之人,感喟良久之余不禁又对广大的劳苦人民产生了矜惜怜悯之情,从另一个侧面对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平现实加以嘲讽和鞭笞,在为劳动人民鸣冤叫屈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久沉下僚、大志难伸的境遇予以反省,表达对唐末朋党倾轧、宦官专权、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更深的痛恨之情 。
人生在世,都希望心想事成,称心如意,真达此境者毕竟是少数,多数人是磕磕绊绊坎坎坷坷的负重前行,无论古人当下,都有很多的不如意,走与不走困难都在,看淡与否,都有无奈 。惟有既往又开来,步步往前迈 。
罗隐的这首寓意诗,虽平淡而有思致,使读者能从他所写的动物故事中品味其中含有的对人生的感的 。有人说此诗叹世人之劳心利禄,有人认为是借蜜蜂表达对劳动者的赞领,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给以无情讽刺 。这两种解会均可通 。“寓言”分两类:一是作者为谋种说教而设喻,寓意较浅显而确定;另一种是作者怀着浓厚的情感观物,将物赋予人的感情,其中也能引出教训,但“寓意”就稍显朦胧 。此诗是作者从蜂看到那时苦辛人生的影子,但不直接说教、具体比附,因此可灵活地创造形象 。现实中辛苦的人生各有不同,与蜂相似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终朝聚敛苦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一种是运助耕劚侵星起,到头禾黍属他人 。使读者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现在蜂多用来象征美德,人们在理解时倾向于后一种解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