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未来是什么意思 点亮未来串词


光明日报记者 张哲浩 杨永林
“燃!炸!咧!”“美!滴!很!”“燃!彩!嫽!”……这几天,西安人的朋友圈被这些词刷屏,全运会让西安这座千年古都,彻底“燃爆”了!
“‘十四运’,带给陕西、特别是西安的,是一场由外而内,从社会到文化,从生态到民生,从科技到经济,从现在到未来,全面而深刻的革新 。”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说 。
文化古都,产业新城 。蓦然回首间,一个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西安,已巍然屹立在世人面前 。
民生社会:办一届会 兴一座城 惠一方人
近两年,借着第十四届全运会在西安举办的绝佳机会,西安市在社会、文化、民生、生态、科技、经济等领域取得突破 。
“‘办一届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这既是党和国家赋予陕西和西安的神圣使命,更是我们的庄严承诺!”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浩这样说 。西安市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西安特色”,规划建设西安奥体中心“一场两馆”和其他配套设施 。创造了惊人的“西安速度”之后,西安还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举办大型综合赛事活动提供了方案和智慧 。
在十四运会筹备工作有序推进的同时,西安全面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提升了城市的品位气质 。
2019年年底,西安全面启动了“三改一通一落地”工程,在老旧小区、城中村(棚户区)、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和“断头路”打通、架空线落地等影响城市形象、事关民生福祉的短板上集中发力,使全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
短短两年,17条快速路、11座大型互通立交、跨浐灞河5桥2隧建成通车;西安火车站改造工程克服征地拆迁、管线迁改等难题,工期由36个月压缩至18个月提前竣工;北客站枢纽工程(一期)仅用13个月完成;今年6月底地铁14号线通车,实现了“7线共建、8线运营”,通车总里程达259公里 。
围绕十四运会,西安为相关建设工作总投资约2600亿元,涉及54项重点任务、521个具体项目 。而重点任务中,特别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地铁14号线建设、“断头路”打通、口袋公园建设等民生领域 。
文旅融合:唐风汉韵与火树银花比翼齐飞
3100多年的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传统文化资源是西安真正的战略性资产和财富 。据统计,西安目前仅各级各类博物馆就多达160座,涵盖历史、艺术、自然科学、红色革命等40多个类型,仅国家一级博物馆就有7座 。
“1000多年前,唐朝都城长安,马球、骑马、射箭、舞剑等是那个时代‘全民健身’的‘标配’ 。虽历经千年,但西安的活力与动感仍然是这座古城最美写照 。”西安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说 。
如今,徜徉在西安的老城区,无论是古城墙上展示的裸眼3D,还是电视剧《装台》里描述的市井生活,抑或是集体“复活”的皇家园林,西安正以包容的胸襟盘活历史,赋能文化,用科技和内涵重塑城市的发展格局,一个融合汉唐气质,衔接现代时尚的音乐之城、书香之城、博物馆之城呼之欲出 。
现代化的“大唐不夜城”同样具有魅力 。这条2009年建成运营的步行街位于大雁塔脚下,聚集了西安音乐厅、陕西大剧院、太平洋电影城、西安美术馆四大文化场所,并串联起周边的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等重要景区 。
“自建成起,大唐不夜城就成了市民休闲娱乐和游客游玩打卡的新地标 。”曲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共德介绍,大唐不夜城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灯光艺术效果,“数不尽的灯饰点亮了仿唐建筑的金顶、红墙,这让建筑的造型美在夜晚更加凸显,营造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胜景,让市民和游客流连忘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