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宫为交会穴之一,有圆珠是穴,非在耳内之中也 。手,足少阳皆入耳出耳,故与本经会于此穴 。《铜人曰》:“针二分,灸三壮 。”下面来看看针刺听宫操作要点 。
针刺听宫操作要点
取穴:坐位 , 双目平视,耳屏软骨根都中点前方2分,颧弓根部上下缘之间的中点,张口有凹陷 。
简易取法:侧卧位,与外耳道相平,间隔耳屏 。取穴时 , 嘱患者张口耳屏前微凹陷处,下颌骨髁状突后,该处即是本穴 。
【针刺听宫操作要点 听宫针刺的注意事项】进针方向:从前外刺向后内(刺向外耳道)与颞部矢状面成45° 。
深度:针0.3-0.5寸,留15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
感觉及放射方向:蚊叮似的痛觉向外耳道深面 。
听宫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耳颞神经分布,耳颞神经是三叉神经第3支(下颌神经)的分支 。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及颞浅动 , 静脉的分支或属支;颞浅动脉是颈外动脉的终支之一,也是颈外动脉的直接延续,分支营养腮腺及额,顶,颞部的肌肉和皮肤 。颞浅静脉是下颌后静脉的属支 。
3.外耳道软骨:外耳道是外耳道口至鼓膜之间的弯曲管道,它的外侧1/3段为软骨部,内侧2/3段为骨部 。
针刺听宫功能主治
听宫穴在耳门上,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经脉的穴道 , 该穴可宣耳开窍,宁神定志,主要用于治疗与耳朵及听觉有关的各种疾病,包括耳鸣,耳聋,外耳道炎等;此外对牙关紧闭,失音 , 癫疾,痫证,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痛也有一定的调理治疗作用 。
听宫常用配伍疗法
1.配翳风,率谷,听会 , 中渚,侠溪,丘墟,太冲 , 针刺泻法,清泻肝胆,治疗肝胆火盛,火热上扰之耳鸣,耳聋等 。
2.配风池,角孙,翳风 , 合谷,外关,足临泣 , 针刺泻法,祛风泻火,治疗风火湿毒之聤耳 。
3.配耳门 , 听会 , 丰隆,劳宫,针刺泻法 , 清热化痰,治疗痰火郁结之耳聋 。
4.配廉泉,少商,合谷,曲池,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利咽开音 , 治疗风热失音 。
5.配下关,颊车,合谷,外关,针刺泻法,清热止痛,治疗风火牙痛,颊肿 。
听宫针刺的注意事项
1.听宫位于耳前,深部有颈内动,静脉 , 故直刺不宜过深 , 以防刺伤颈内动,静脉 。
2.听宫深部为耳腔,组织较多,不可用粗针刺激,以免伤及耳部组织,引起内耳深部疼痛 。
3.若张口取穴针刺,留针不可过久,否则患者会因长时间张口疲劳而闭口,如此会发生弯针,折针 。若张口针刺,留针时应令患者口含棉垫,使之不能闭口,同时留针期间不可让患者张口过大或说话,以免弯针 , 折针 。
4.本穴位于面部,不宜使用对皮肤刺激强烈的灸法 , 如瘢痕灸或直接灸,以免引起瘢痕,影响面部美观 。
- 丰隆针刺方向 针灸丰隆的作用与好处
- 针灸阳池的方法 针刺 阳池留针多久
- 风府如何针刺 针刺风府注意事项
- 哑门针刺方向 针刺哑门注意事项
- 人迎针刺方法 针刺人迎注意事项
- 针刺阳溪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阳溪的神奇功效
- 手三里针刺感受 手三里针刺方法
- 迎香的针刺方法 针刺迎香图片
- 肩髃如何针刺 针刺肩髃有危险性吗?
- 期门针刺方法 怎样针灸期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