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数学课标解读( 四 )




我个人觉得,如果你的孩子已经上了小学,甚至初中,家长最需要做的是三点:


第一,不要把自己对数学的恐惧传递给孩子;


第二,不要把自己对数学错误的理解强加给孩子;


第三,家长可以试着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之美,可以和你的孩子分享交流这种感受 。


你如果能做到以上这三点,就已经很好了,真的 。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数学课标解读

文章插图



如果你的孩子刚出生,或者在学龄前,那你其实有一个特别好的机会窗口让孩子在玩中爱上数学,只是你自己也许从来都没有意识到,数学其实就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抽象总结 。


六七个月大的宝宝就可以开始数学启蒙了,这个启蒙非常简单,就是跟孩子多聊天,聊天的时候多使用数学语言,这样既能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又是数学启蒙的开端;


千万不要代入成年人对数学的畏惧之心,还是那句话,抽象的数学本来就源于实际的生活场景,父母越具备玩的心态,效果越好 。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数学课标解读

文章插图



像小布丁一岁多,拿一个空奶粉罐推着玩,我就会和他聊,


“哇塞,这是一个奶粉罐哎,一个圆柱体的奶粉罐 。里面可以装很多的东西,敲起来会有叮叮咚咚的声音 。”


在这个聊天中,圆柱体其实就是数学语言 。


再比如玩积木的时候,“妈妈帮你拿3个积木哈,一个,两个,三个 。”


或者“我们今天吃2颗草莓,一颗,两颗 。”


“我们今天上台阶了哦,一步,两步,三步,四步 。”


可千万不要小看了生活中这些积累,当父母能够持续的、大量的用生活中出现的场景,最终让孩子理解 。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数学课标解读

文章插图



3,既可以对应3个积木,也可以对应3颗草莓,也可以对应三阶台阶,或者三个娃娃,那恭喜你,你给孩子做到了非常好的数学启蒙,孩子的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了 。


而“数物对应”的概念,是小宝宝数学思维启蒙的开端,也是他后来能有效的理解一切数学思维,进行数学活动的基础 。


除此之外,孩子目力所及的空间、方位都是未来教科书上的内容,家长保持一个“空杯心态”,平时和孩子玩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介绍介绍,这些都能给孩子入学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不只是把孩子拉去做习题册才是打基础 。




诞姐:教育媒体公众号“帝呱呱星球”创始人,著名投资人,曾为知名律师事务所律师 。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数学课标解读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