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 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可以一概而论,更不可以用通用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对症下药,才是最重要的 。

该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 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文章插图

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题
不同年龄阶段的主题
1岁半爱唱反调2岁开始关心他人2岁半让人一个头两个大的第一叛逆期3岁喜欢与人分享3岁半缺乏安全感4岁爱吹牛分4岁半分不清真实与幻想5岁可爱的黄金年华5岁半到6岁极端自我中心
1-2岁
2岁前后的小坏蛋有多坏,我们都已经知道了 。最突出的表现包括:“不”字当头、打滚撒赖、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 。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 。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 。他们一点儿也不坏,一点儿也没有折磨妈妈、蛮不讲理的意思 。
对待这么小的小宝宝,书上提供的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 。
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 。你自己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 。
生活规律:饿了、渴了、累了、困了、闷了,孩子就容易发脾气 。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 。
转移注意:这么小的宝宝,注意力移动得很快,你要好好利用 。比如,你抱孩子进餐椅吃饭,孩子打死不肯进去,你就不必坚持 。拿些小胡萝卜丁啦小麦圈啦什么的哄哄他,等他吃得高兴心情愉快时,再抱进餐椅里去 。
不当观众:当孩子打滚撒赖时,不当观众 。没有观众了,这演员也就没趣了 。
绕开硬碰硬:如果你问,“你要不要洗澡?” 这答案肯定是“不!” 你可以换个说法,“你想在澡盆里玩小鸭子,还是玩小水桶?”
放松你自己:当你自己太累、太困、太饿时,你也会和孩子一样,容易发脾气 。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在预计你自己要进入“坏情绪区”之前,好好善待你自己一下,给自己充足电 。
该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 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文章插图

3岁
从情绪上看,三岁的他是个快乐的年纪,他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 。
在两岁半是吵闹不停的孩子,到了快三岁的时候,会突然变得安静而斯文 。他会经常说“好或者要 。笑的时候比哭的时候多,对你的要求也比以前要能容易妥协 。
三岁时,大部分的孩子在生理或者心理,尤其是情绪发展上,会呈现一个稳定的状态 。此时他已经有很好的自我意识和稳固的自我概念 。当然,他的自我概念和别人如何对待他有很大的关系 。
虽然在三岁的时候,他一向强硬的拒绝态度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赖,但他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能力的增强 。
同时三岁也是个“我们的年龄” 。他会喜欢说,我们来,我们一起来散步 。这种一起做或者是我们的感觉,让他有依赖的感觉 。同时,他也喜欢分享的滋味 。从前看起来独立的孩子,现在却经常和妈妈说,你帮我做,或是你做给我看 。
他喜欢与其他孩子一起玩,但是他最喜欢的人还是妈妈 。尤其是妈妈放下手中的事情,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讲故事给他听,跟他玩游戏,或者陪在他身边,总是带给他欢乐的情绪 。
他在肢体动作的控制上,已经相当成熟和舒畅 。他步伐稳定,走的很好,跑的很顺,急转弯也不费劲 。他走路时候,两手自然的摆动,不需要夸张的伸张手臂来平衡重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