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到处破坏龙脉 解谜龙脉风水


近年来,随着北京现代建筑的迅猛发展,维护古都风貌的问题显得日趋突出和紧迫 。我们不仅看到不少现代建筑违背了古都的文化内涵,违背了尊天敬地、天 人合一的传统格局,甚至给古都风貌造成极大的损害,北京西客站、国家大剧院都是鲜明的例证 。难道北京城的现代化建设要以牺牲自己的历史文脉为代价吗?

国家为什么到处破坏龙脉 解谜龙脉风水

文章插图
如今北京之形胜,可谓地势犹在,而面貌皆非了 。近50年来,北京的生态环境更是每况愈下 。
中国历代都城之选址,大都以“相形取胜”等风水原则为重要依据 。形胜指山川河流、地理形势及物产优胜等自然环境 。北京古城乃元、明、清各朝定都之地 。在中国,历朝选址定都,均有风水和易学论证,所谓“自古建都之地,上得天时,下得地势,中得人心,未有过此者也” 。
然而,自明、清以来,北京古都的风水形胜及其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就其自然条件而论,北京城内,据明代崇祯八年(1635年)刊印的 《帝京景物略》记载:“皇城西,古木深林,春峨峨,夏幽幽,秋冬岑岑柯柯……”俨然一派古木林深、遮天蔽日之景象 。当年北京周围松林稠密,道路上只可容一 人骑马前行 。茂密的山林,也带来丰盛的水源 。钓鱼台、玉渊潭、金鱼池等地,常年泉水涓涓,许多地方“泉从地涌,一决而通” 。如今北京之形胜,可谓地势犹 在,而面貌皆非了 。
近50年来,北京的生态环境更是每况愈下 。先是在“大炼钢铁”和“向山河湖海要粮”等口号下,毁林烧炭、毁林开荒,就连北京植物园的名贵植物也曾一 度被毁而改种粮食 。接着是北京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林木荒疏、植被破坏、生态恶化、水面锐减 。随着大部分护城河段变为暗河,以及西直门北面 的太平湖被改做地铁用地等重大举措,北京城的水体面积已经急剧缩小了 。
北京城的绿地面积也因各种原因而一度急剧下降 。加上北京郊区和西北省区对植被林木的严重破坏,“风沙逼近北京城”的警告已成为严酷的现实 。近年来, 北京夏天的气温超过了过去号称“三大火炉”的重庆、武汉和南京,恐怕与上述不适当的人为活动不无关系 。近几年,随着电力和通讯事业特别是移动电话事业的快 速发展,物理污染中最为严重的电磁污染也日趋严重 。面对类似的诸多问题,老人们常说“风水走了”,这未必就是迷信 。
乾隆派人较量天下各大名泉的水质后发现,只有北京玉泉山和塞上伊逊两地之水水质最轻且味甘 。
国家为什么到处破坏龙脉 解谜龙脉风水

文章插图
在城市建设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环节就是选址和规划 。中国的城市一般是先做建筑,然后再做城圈,元大都则是历史上少有的统一规划、统一建筑、统一搬迁的都城 。
“辨方正位”是中国传统建筑在选择基址与规划布局上的一个重要原则 。风水理论又称作“方位理论” 。北京的选址非常讲究 。北京的位置,无论是从朝阳方 位看还是从正阳方位看,都是“背山、面水、向阳” 。“相土尝水”也是建筑选址的一个基本原则 。民间所流传的“水土不服”,主要是就水土质量而言的 。清代注 重养生之道的乾隆皇帝认为,水质好的标准是“其味贵甘,其质贵轻” 。他曾命令内务府特制一银斗,以较量天下各大名泉的水质 。结果发现只有北京的玉泉之水和 承德木兰围场附近的伊逊之水水质最轻且味甘 。为此,乾隆还特地撰写了《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