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究生每年几月份考试 研究生考试时间一般是什么时候


22年马上步入6月,23考研备战时间只剩整整7个月时间 。考研倒计时209天!
天气越来越热了,考研复习的强度也要逐渐增强,开始早的同学要紧跟节奏,稳步推进,继续坚持哦~
但是,还有一些才做出考研决定,在5、6月份才开始着手备考的小伙伴儿,已经落后了几个月,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吗?

考研究生每年几月份考试 研究生考试时间一般是什么时候

文章插图

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吗?
只要努力就来得及?
如果别人对你说“追寻梦想从来都不晚”“只要努力就来得及”,你当成鸡汤听听就可以了,来不来得及,从大的方面讲,一是取决于你现在和目标院校的差距,二是取决于你当下及未来的策略和努力 。
在第一个维度上,有一些不太算普适性的指标,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
往年任燕翔老师有个复习指导课,他说过考上的重要指标要看有效复习时长,即专心学习的时间,它的一般标准为1000-1500小时 。
如果从今天开始复习,距离初试还有212天,每天平均有效学习时间8小时(注意这里是指有效学习时长,不是你坐在自习室里的时间),一共学习1696个小时 。若能保持足够专注,那么这个总时长就远远超过任老师给出的参考标准 。只是,专注也并不容易做到 。
大家可以选择中等难度中等规模的考点,也就是那些看起来似懂非懂、努力一下可以解决的考点进行测算,记录测算考点达到考试要求水平的时间 。
目标院校所需复习时长=测算考点达到考试要求的时间*相同难度考点数
以一门专业课为例,如果弄懂这个考点需要10个小时的有效复习时长,再数一下这个科目有多少这样的考点,如果有40个,那么这门科目就需要400个小时 。
数学和政治也可以尝试用此方法测算,英语不好估量,计算出来可能会有误差 。
所以,如果复习晚了,一定要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尽可能地让自己的有效复习时长达到目标院校所需时长!
目标院校的选择很重要
有些人复习三个月就考上了,而有些人准备一年也没考上,除了跟自己的努力、学习能力与方法有关之外,目标院校和专业选择也很重要 。
一般来说,考本校信息掌握得快、老师熟悉,比考外校容易些;非全相对比全日制更简单;冷门专业会比热门专业考上的几率大;不考数学的也会比考数学的轻松一点……
所以,目标院校和专业最好是自己可以够得着的,毕竟比起准备早的同学来说,我们已经少了很多冲击名校的时间 。
个人基础有很大影响
如果你的基础好,学习效率又高,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复习迟两三个月,赶一赶问题不大,但一旦开始复习就要保证时间和效率,不可再犹疑和懈怠了 。
如果你的基础一般甚至不太好,但只要你抓住了接下来的时间,目标院校是通过努力可以够得着的,也是来得及的 。
经历过考研的二战小伙伴,如果你认真努力过,基础肯定算是不错的,从现在开始复习,牢记之前吃过的亏和走错的路,今年大概率会有好结果的 。
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复习迟了,大家也不要太担心,要通过努力创造成功的机会,虽然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越努力才能越幸运 。

考研究生每年几月份考试 研究生考试时间一般是什么时候

文章插图

6、7个月备考的正确复习姿势
首先,问问自己,政治英语是要过线还是及格?专业课、数学要达到多少分,才能稳过初试?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分数,有了目标,才会有奔头 。
其次,是小编关于各科目的复习建议,仅针对短战线备考的小伙伴,如果是3月及之前开始复习的,参考果哥每月初的月复习规划即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