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退出中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谷歌当年退出国内市场原因( 三 )


第一个面试者是中国面试官王昕, 他们交流个几个技术方面的问题 。 随后施密特跟李开复沟通, 他们聊到了Google对于中国市场的态度以及希望在中国做的一些事情 。 轮流见过几个副总裁之后, 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分别骑着自行车和踩着滑板来到面试地点, 然后他们开始交流 。
当李开复返回西雅图的时候, 他收到了一大箱Google的问候礼物, 包括一个篮球, 一把椅子, 还有一个印有Google logo的投币口香糖机, 这也让李开复开始感受到了一些Google风格 。 当几个星期后Google的邀请来到时, 他决定接受这个份工作 。
其实李开复一直很看好Google这家公司, 早在2002年初, 他曾建议比尔盖茨买下Google, 但是盖茨觉得10亿美金的价格买一个没有营收的公司太贵了 。 后来大家也都知道, Google成了微软的痛 。
7月5日, 李开复向自己的领导提出了离职申请, 7月8 日和时任微软CEO的鲍尔默见面 。 鲍尔默极力想留住李开复, 最后强势地放话:“如果你真的去Google, 我们只有采取法律行动, 希望你不要认为这是在针对你 。 你在微软的贡献很大, 我们不是要制裁你, 而是要制裁Google!”7月13日, 鲍尔默再次联系李开复, 希望给他设立一个“微软中国研发集团董事长”的职位, 并且提高待遇 。 7月15日比尔盖茨跟李开复见面, 依然在极力挽留李开复, 足见失去李开复对微软的打击 。
微软的律师团队多次和Google方面就李开复的竞业协议进行交涉 。
2005年7月18日, 李开复从微软辞职, 第二天正式接受Google的工作, 这个工作总价值超过1300w, 包括一个250w的签约奖金 。 Google方面宣布, 前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已正式加盟Google, 任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掌管在华业务 。
李开复在网络发文中提到:”Google对待技术的新鲜方式“震了他”, 并且预测, 在中国, 他的新东家的年轻, 自由, 透明和诚实会造就一个奇迹 。 “我有权利做自己的选择, 我选择Google 。 我选择中国 。 ”
微软迅速做出回应, 在总部所在地华盛顿州将Google和李开复告上法庭, 理由是二者违反了李在加盟微软时签署的非竞争合约及保密条约 。 随后Google在加州反诉微软, 要求法官宣布微软与李开复协议中的竞业禁止条款无效;7月末, 华盛顿州高等法院法官史蒂文发布禁令, 禁止李开复在9月6日前在Google从事网络和桌面搜索技术方面的相关的工作 。
两大巨头之间因为一个华人发生冲突, 消息一出, 迅速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
经过各种证据采集、取证调查以及多方的努力, 终于在9月14日, 华盛顿州金县高等法院法官冈萨雷斯就李开复案作出裁决:李开复可以立即为Google工作, 但工作范围将受到限制 。
萨雷斯表示, 微软同李开复签署的竞业禁止协议真实有效, 因此李开复在Google工作不能涉及他以前在微软参与开发的产品、服务和项目, 其中包括与语音、自然语言和搜索技术有关等方面的工作, 这一禁令在明年1月的庭审之前有效 。 他同时称, 李开复筹备成立Google中国研发中心并不违反竞业禁止协议, 但他只能负责在中国招聘人才, 而不能制定预算、薪酬标准或者确定Google在中国的研究方向 。
12月23日, 微软与Google宣布达成和解, 对李开复的限制行为在06年解除 。
这次风波后来被李开复称之为“最艰难的60天”, 这也让他减重15斤 。
企业之间的竞争, 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 通过这件事可见一斑 。
2005年9月- 2006年1月 大张旗鼓, 招兵买马
李开复加入Google之后, Google方面将原定于上海的Google中国总部改为了北京, 足见Google的诚意 。 而飞抵北京就任Google中国区总裁的李开复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招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