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退出中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谷歌当年退出国内市场原因( 六 )


谷歌在中国的起航, 正是在巨大的期盼和妥协对抗中开始的, 而它还能够复制它在硅谷的成长神话吗?
2006年5月-2007年12月 搜索是立业之本
当时的Google不仅拥有Google搜索, 还有谷歌地球, Gmail等全民级产品, 但是这些产品是否能搬到中国来还未可知 。
在Google中国团队初建的时候, 很多员工开始想把这些“杀手级”应用引入中国, 进而取得立竿见影的成功 。 “赶紧做谷歌地球中文版!那是最酷的产品!”“国外 Youtube最火, 模仿 You Tubet做一个视频网站!”“Web2.0时代来临了, 像 Myspace-样做一个社区!”“国内博客最火, 做博客搜索!”甚至有人提出, “为什么我们不能卖页面左边的广告呢?”这样的声音在谷歌中国的办公室里此起彼伏 。
但是提出建议的人往往没有考虑清楚:这些产品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与法律?谷歌能否得到相关的牌照?这些产品要做多久?这些产品是否能由一个欠缺经验的团队做成?还有, 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于, 这些产品是否真的是当务之急?
李开复的头脑很清醒, 他当时意识到, 更严重的问题是谷歌的中文搜索还做得非常不完善 。
从中文搜素的历史来看, 谷歌中文搜素虽然最早在2000年上线, 但在进入中国之前, 谷歌美国总部只有一个五六人的小团队负责中文搜索, 服务器在美国, 使用全球统一网址 google.com 。 而在中国以百度为首的搜索引擎公司在中国很早就有了很大的团队, 它们更理解中国的国情和法律 。 在谷歌进入中国之前, 互联网上还在流传着一个名叫“我知道你不知道的搞笑视频, 大意是对尚未进入中国的谷歌的一种冷嘲热讽 。 它在暗示, 一个外国公司不可能做好中文搜索 。
搜索是谷歌公司的立业之本, 不但是最核心的产品, 也是用户最需要、最常用、最不能缺少的产品 。 而其他的服务则都是在搜素服务成功之后围绕着它推出 。
在谷歌中国内部达成统一意见之后, 李开复奔赴美国总部向施密特汇报, 施密特对于李开复的观点表示认可, 于是谷歌中国开始一点一点地修补谷歌中文搜索 。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 2006年10月的某一天, 李开复在办公室外面的牌子上终于看到了他们的四个指标已经胜出 。 07年4月, 他们评估谷歌中文搜索的改进结果发现, 中文的网络索引数量在过去一年增加了一倍, 对于新网页敏感度也降到几分钟, 作弊网站在网页上出现的频率下降到原来的1/40 。
截至2006年年底, Google中国已经建立了一支120多人的工程师队伍 。 这是Google当时最大的海外研发团队 。
经过不懈的努力, 他们在07年6月获得了ICP牌照, 谷歌把google.cn的服务器逐步搬入中国, 然后把google.com的用户指向google.cn, 断网的问题得以解决 。
虽然谷歌中文搜索变好了, 不过那个时候, 中国很多用户已经不用Google了, 因为他们已经对这个服务不稳定的搜索引擎失去了耐性 。
在推广方面, 谷歌被认为不那么接地气 。
当时, 大量的中国用户在网吧上网, 每个小时都有成百上千的终端在运行 。 授权经营这些设施的大公司会给计算机预装他们选择的软件, 而Google和百度会付费获得成为默认搜索引擎的权利, 不过私人网吧的老板会私下收钱把一个搜索引擎换成另外一个, Google一般避免做这种事情, 百度则深谙其道 。
而且, 因为Google有严格的政策, 不允许把个人数据保存在中国——它没有为本地中国用户提供一些它的关键服务, 没有Gmail, 没有Blogger, 没有Picasa, 其他的服务业必须进行大量的改动, YouTube则完全被阻止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