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和荀攸是兄弟吗 荀彧荀攸荀谌( 三 )


荀彧和荀攸是兄弟吗 荀彧荀攸荀谌

文章插图

自太祖之迎天子也 , 袁绍内怀不服 。绍既并河朔 , 天下畏其强 。太祖方东忧吕布 , 南拒张绣 , 而绣败太祖军於宛 。绍益骄 , 与太祖书 , 其辞悖慢 。太祖大怒 , 出入动静变於常 , 众皆谓以失利於张绣故也 。锺繇以问彧 , 彧曰:“公之聪明 , 必不追咎往事 , 殆有他虑 。”则见太祖问之 , 太祖乃以诏书示彧 , 曰:“今将讨不义 , 而力不敌 , 何如?”彧曰:“古之成败者 , 诚有其才 , 虽弱必强 , 苟非其人 , 虽强易弱 , 刘、项之存亡 , 足以观矣 。今与公争天下者 , 唯袁绍尔 。绍貌外宽而内忌 , 任人而疑其心 , 公明达不拘 , 唯才所宜 , 此度胜也 。绍迟重少决 , 失在后机 , 公能断大事 , 应变无方 , 此谋胜也 。绍御军宽缓 , 法令不立 , 士卒虽众 , 其实难用 , 公法令既明 , 赏罚必行 , 士卒虽寡 , 皆争致死 , 此武胜也 。绍凭世资 , 从容饰智 , 以收名誉 , 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 , 公以至仁待人 , 推诚心不为虚美 , 行己谨俭 , 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 , 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 , 此德胜也 。夫以四胜辅天子 , 扶义征伐 , 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太祖悦 。彧曰:“不先取吕布 , 河北亦未易图也 。”太祖曰:“然 。吾所惑者 , 又恐绍侵扰关中 , 乱羌、胡 , 南诱蜀汉 , 是我独以兖、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 。为将奈何?”彧曰:“关中将帅以十数 , 莫能相一 , 唯韩遂、马超最强 。彼见山东方争 , 必各拥众自保 。今若抚以恩德 , 遣使连和 , 相持虽不能久安 , 比公安定山东 , 足以不动 。锺繇可属以西事 , 则公无忧矣 。”
【译】自从太祖将天子迎到许县 , 袁绍心中不服气 。袁绍已经占据了河朔地区 , 天下都畏惧他的强大 。太祖正在为东面的吕布担忧 , 又要抵抗南边的张绣 , 而张绣又在宛城大败太祖军队 , 袁绍日益骄横 , 给太祖的书信上 , 言语很狂悖轻慢 。太祖非常生气 , 出入的言行举止都和往常不同 , 众人都说是因为跟张绣交战失败 。锺繇将这件事问荀彧 , 荀彧说:“以曹公的聪慧 , 一定不会追究责怪过去的事 , 大概是有其他忧虑的事情 。”于是在拜见太祖的时候就问了这件事 , 太祖就将袁绍的信件拿给荀彧看 , 说:“我现在打算讨伐这些不义之人 , 但是力量不足 , 该怎么办呢?”荀彧说:“古往今来较量的人 , 如果确实有才能 , 虽然暂时弱小也会强盛起来 , 如果没有才能 , 即使刚开始时强盛 , 也会渐渐衰弱 , 看刘备和项羽的成败生死 , 就知道了 。现在和您争夺天下的 , 只有袁绍而已 。但袁绍看起来宽和实际上内心猜忌 , 任用贤人却总是怀疑他们的用心 , 但您明白通达不拘小节 , 只要是人才都重用 , 这是您在度量上胜过袁绍的 。袁绍犹疑不定 , 缺少决断 , 总是错失先机 , 但您遇事有决断 , 不拘于应变方法 , 这是您在谋略上胜过袁绍的 。袁绍治军不严 , 没有确立军中法令 , 所以军中人数虽多 , 但实际上很难发挥作用 , 但您法令严明 ,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 所以士兵虽然少 , 但都愿意为您效死力 , 这是您在武力上胜过袁绍的 。袁绍仗着世家公子的资本 , 从容不迫 , 美化自己的才智 , 沽名钓誉 , 所以谋士里缺少能人但追求虚名的人大多愿意归附他 , 而您以至高的仁德待人 , 推心置腹不求虚名 , 行为上严谨恭俭 , 对待有功的将士不吝啬赏赐 , 所以天下间忠诚正直努力实干的人才都愿意为您所用 , 这是在德行上胜过袁绍的 。凭借这四个方面辅佐天子 , 匡扶正义征伐四方 , 有谁敢不听从?袁绍强大 , 又能做什么呢?”太祖很高兴 。荀彧说:“不先打败吕布 , 河北地区也不容易攻占 。”太祖说:“你说得对 。我所疑惑的 , 是担忧袁绍又进犯关中地区 , 使羌、胡等少数民族作乱 , 又引诱南面的蜀汉 , 那我就只能凭借衮州、豫州两地抵御天下六分之五的兵力 , 那该怎么办呢?”荀彧说:“关中地区的将领统帅有几十个 , 没有人能将他们联合起来 , 其中只有韩遂和马超是最强的 。他们看见山东地区正在相争 , 一定会拥兵自保 。现在如果以恩德招抚他们 , 派出使者和他们联络交好 , 互相牵制虽然不能长久安定 , 但在您平定山东地区之前 , 足够让他们不妄动了 。而可以将西边的事务托付给锺繇 , 那您就没有什么忧虑的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