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怕冷怎么调理 特别怕冷怎么办( 二 )


支招:南方人去北方旅游,必须选择耳套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 。从寒冷室外回到室内,不妨用手搓搓耳朵,让其尽快回暖 。
保暖部位4:颈
颈部上连脑袋下接躯干,受凉后会引起局部血管收缩,可诱发眩晕、大脑供血不足等不适 。“风从项后入”,脖子后面最容易受风,原因在于颈后有三个重要穴位:风府、风池和风门,成为风邪侵入的漏洞 。有句话说“神仙也怕枕后风”,“枕后风”即指“颈后风”,这贼风从脑后偷袭侵入人体,轻则伤风感冒,重则中风瘫痪 。
支招:工作或学习时座位后面对着窗子或空调,要小心“颈后风”,建议竖起衣领,用围巾或丝巾围住脖子,护住脖子的要穴 。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颈椎病等的人群,最应该戴围脖 。
保暖部位5:背
常听老人说后背怕冷,有的甚至说后背冒凉气 。中医认为“腹为阴,背为阳”,风寒外邪极易从背部经络上的诸多穴位侵入人体,损伤阳气,使阴阳平衡受到破坏,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诱发疾病或加重病情或引起旧病复发 。
支招:穿足够多的衣服,怕冷的老年人建议加穿一件贴身背心以加强背部保暖;冬天出汗了,一定要及时更换贴身衣物;半夜起床尿尿应披好大衣,防止背部着凉 。
保暖部位6:腰
“腰为肾之府”,腰部受到寒冷刺激,人的“先天之本”肾就会受到牵连 。中老年人突遇冷风后极易刺激神经,引起腰部疼痛,甚至旧病复发 。
支招:不要穿露腰装,一定要穿够衣服,晚上睡觉盖好被子;早晚搓腰眼,用拳眼或拳背旋转按摩腰眼处使其微微发热即可;腰不好的人建议佩戴护腰带,加强腰肌力量同时保暖 。
保暖部位7:膝
“老寒腿”过冬难,有关节炎的膝盖就跟气象台一样,天气一变冷,膝盖先知道(膝痛准时报到) 。人的膝关节跟其他地方不一样,膝盖外面就薄薄一层皮,没有脂肪,冬天特别怕冷 。随着年龄增大,动脉血管或多或少发生硬化,血供减少 。当气温降低,血管收缩,膝关节的血液供应就更少了,保护和调节功能下降,寒气侵入就容易诱发膝关节疼痛 。
支招:不要穿短裙丝袜,若遇到大幅降温,还请老老实实加入秋裤党;骑车、外出锻炼时可戴上护膝,尤其“老寒腿”应该常戴护膝;冬天尽量避免一些过度负重的活动,比如爬山、爬楼梯、提重物等,可以适度地行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 。
保暖部位8:脚
寒从脚下起,脚冷入睡难 。由于脚皮下脂肪少,保温性能差,加之远离心脏,血液供应慢而少,长时间下垂,就容易发冷 。而脚受凉足以引起感冒或使气管炎、哮喘、关节炎、痛经、腰腿痛等旧病复发 。
支招:保持鞋袜温暖干燥,建议常把鞋子拿出来晒晒,既杀菌又去鞋内寒气;每天百步走,散步是促进脚部血液循环的最好运动;临睡前用热水泡脚,然后用手掌按摩脚心涌泉穴90次,可起到补肾的养生保健作用 。
三、七个方法让身体暖和起来
1.增加热量摄入 。
天冷人体消耗能量增多,需要适当增加热量摄入,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为了避免摄入过多脂肪,老人最好选择低糖、低脂、高热量食物,如鱼肉、鸡肉及豆类 。用白萝卜和葱、蒜熬煮的“三白汤”,有助于提高人体御寒能力;还可多喝些姜茶,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有助于恢复和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动脉内脂肪沉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
2.做些有氧运动 。
不少老人开始“猫冬”,这样只会越来越怕冷 。老人应适量做些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游泳等 。起床前可在被窝里做简单的伸展运动,然后转一转脚踝,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