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怕冷怎么调理 特别怕冷怎么办( 三 )


3.穿暖和 。
患有颈椎病、咽喉病、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出门前戴好帽子、围巾,穿上加厚的棉服、羽绒服,可防止头部、颈部、前胸、后背受寒,预防疾病复发 。腹部和腰部积累过多的寒气,会使血液循环变慢,容易感冒 。做好腹部保暖,轻轻拍打腹部,可散发热量,消散体内寒气 。不少老人患有老寒腿,常感到膝关节疼痛,建议戴上护膝,给关节部位“升温” 。
4.暖脚 。
脚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寒气容易从脚部侵入体内,影响免疫力 。老人要选择保暖性较好、舒适的鞋,比如棉鞋 。少穿散热快、材料生硬的皮鞋 。每天晚上睡前用热水泡脚,不仅能放松全身,还能感到暖流顺着脚蔓延至全身,水中可加入艾蒿、姜、肉桂等,起到驱寒效果 。
5.通风、保湿 。
暖气、空调、电热毯、电暖炉是冬季保暖的必需品,但使用时间过长,会导致人的御寒能力下降 。再加上室内干燥,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每天开窗通风一两次 。天气干燥,人体水分流失快,如果不及时补水,皮肤容易干燥、皲裂,还会影响血液循环,令老人感到更冷 。因此,应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别等渴了再喝 。
6.控制温度 。
室内外温差大、通风不畅时,老人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引发疾病 。建议将室内温度控制在18℃~20℃,最高不要超过26℃ 。
7.多晒太阳 。
老人最好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阳光充足的时段,多出门晒太阳 。这有助于补充维生素D,增加人体对钙的吸收,防止骨质疏松,提高抗寒能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