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 , 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课 。它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课型之一 。同时 , 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掌握 , 数学技能、技巧的形成 , 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 空间观念的建立 , 以及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等都离不开练习课 。但实际教学中 , 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练习课上仍然仅仅是就题解题 , 匆匆忙忙中完成教材规定内容 , 课堂教学效益低下 , 教学过程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 学生也在日复一日枯燥空乏的练习中逐渐沦丧了对小学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那究竟如何才能使练习课做到优质高效?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 激发学生的兴趣 。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 , 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 而使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因此 , 每堂课都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 , 特别要注意讲究课堂导入艺术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储备和兴趣爱好等 , 通过谈话、游戏、讲故事、猜谜语、竞赛等形式 , 为学生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 使学生轻松愉快的进入课堂教学之中 。练习课也不例外 , 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唤醒学生 , 使他们乐于积极参与 , 自主进行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对数学的持久兴趣 , 就会一直处于积极兴奋地学习状态 , 任何有关数学的学习活动都会乐此不疲 。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巩固基础 , 强化技能 , 适度拓展 。
练习课首先要面向基础 , 让所学新的基础知识得到及时巩固 , 形成最基本的能力 。要通过在有意义的练习情境启发下 , 引领学生对基础练习题中的新知识、新方法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合作交流等途径进行回顾整理 , 说清基础知识内容的重点和注意点 , 为下面具体的练习做好准备 。然后根据知识点的整理进行基本能力的练习 。练习时 , 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 面向全体学生 , 突出练习重点 , 达到让每一个学生基础巩固、技能强化 ,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成功的感受 。其次 , 练习课要加强学生的对新知的辨析和质疑能力 。组织练习时 , 教师要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 通过对一些比较意义的题目分析 , 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确新知的本质 , 增强辨析能力;通过对一些题目的自主探索 , 让学生用已有的方法 , 抽象概括出抽象概括出自己的独特发现;通过师生的频繁交流对话 , 逐步提升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在这一过程中要努力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 自主探索、充分交流 , 达到发展学生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 , 使他们能够再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想方法和思维过程 , 以改变和完善自己的认知 , 同时 , 通过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 有助于反思自我的认知 , 从而达到发展个性的目的 。第三 , 练习课不应仅停留在练习层次 , 更应该多让学生去体会感受数学的价值 , 培养应用意识 , 拓展学生思路 , 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 , 提升思维层次 , 使所学知识得到延伸和升华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 , 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所以 , 练习课还应将主要时间用在问题解决上 , 着力于不断帮助学生去领悟并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