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的小故事

1、关于数学的小故事1、数字0的由来:
大约1500年前 , 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 。他们使用罗马数字 。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 , 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 。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 。他发现 , 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 。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 。
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 。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 , 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
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 , 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 。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
【关于数学的小故事】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 。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
2、泰勒斯巧测金字塔高度:
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 。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于是就找法老 。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 。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 , 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 。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 。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
3、田忌赛马与博弈论:
战国时期 , 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 。比赛分三次进行 , 每赛马以千金作赌 。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 , 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 。这是我国古代运用数学中的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
2、带有数学的成语一向那些七上八下:形容无所适从或心神不宁;指不上不下,处于中等位置;形容杂乱不整齐 。
成千上万:形容数量很多 。
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 。形容纵横杂乱 。
丢三落四: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 , 就是忘了那个 。
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 。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
3、数学的乘法技巧1、个位数是“1”:速算口诀:头乘头 , 头加头,尾是1(头加头如果超过10要进位) 。
2、十位数是“1”:速算口诀:头是1,尾加为,尾乘尾(超过10要进位) 。
3、个位数都是“9”:速算口诀:头数各加1,相乘再乘10,减去相加数,最后再放1 。
4、十位数都是“9”:速算口诀:100减前数,再被后减数 。100减大家,结果相互乘,占2位 。
5、头相同,尾互补(尾数相加为10):速算口诀:头乘头加1,尾乘尾占2位 。
6、头互补,尾相同:速算口诀:头乘头加尾 , 尾乘尾占2位 。
7、互补数乘叠数:速算口诀:头加1再乘头,尾乘尾占2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