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元宇宙”:始于游戏,不止概念( 二 )


不止概念
自脸书更名“Meta”并宣布专注构建虚拟现实共享环境以来 , “元宇宙”概念彻底出圈 , 带动一波概念热 。
自10月29日以来 , 万得元宇宙指数一个星期内涨幅高达14% , A股二级市场元宇宙概念股股价不断冲高 。 上市公司中青宝在宣布开发元宇宙游戏《酿酒大师》之后 , 1个半月以来就股价暴涨132% 。
在资本热逐背后 , 也有蹭热度、炒概念的担忧 。 以元宇宙概念股中青宝为例 , 自10月以来因元宇宙游戏布局两次收到深交所关注函 , 被要求说明9月推出的《酿酒大师》是否与构建元宇宙方面相关游戏的目标相匹配 , 是否存在虚假或误导性宣传 , 以及是否存在蹭元宇宙热点概念炒作股价的动机 。
对于目前国内元宇宙投融资热背后是否存在泡沫 ,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火大教育校长于佳宁向采访人员表示 , 投资机构一般都会对市场长期趋势做出预判 , 在合适的时间介入并带动起势 , 引领行业发展最后获取回报 。 未来十年将是元宇宙发展的黄金十年 , 转型窗口期已经悄然开启 。
“值得注意的是 , 当前元宇宙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创新方向 , 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公司打着元宇宙的概念疯狂炒作 , 出现了一定的风险 , 建议大家切勿盲目跟风参与炒作 。 事实上 , 当前元宇宙相关的数字技术尚未成熟 , 应用尝试也可能会失败 , 相关的公司或项目都还处于早期阶段 。 因此 , 相关公司股权都存在风险 。 ”于佳宁补充道 。
相对于国外有一些初具元宇宙雏形的产品落地 , 国内相关产品落地还比较少 , 元宇宙的真正机遇不应停留在造概念 , 而应有实际产品落地 , 这是多位行业从业者和观察人士向采访人员表达的共识 。
育碧项目经理袁英子认为 , 国内市场对元宇宙的涉略大多还处于造概念的阶段 , 这也是元宇宙有一些争议的原因 , 近期二级市场热情高涨也要警惕泡沫 。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也向采访人员表示:“如果元宇宙只是蹭热度炒概念 , 而没有一个明确落地场景或者产品 , 那自然只能是泡沫 。 概念应和产品紧密配套 , 任何资本市场出现的概念和趋势都必须要基于可落地的产品 。 ”
东吴证券提示 , 游戏作为首要的应用场景被认为是元宇宙的最初入口 , 但相比元宇宙成熟形态 , 仍有较大差距 。 而元宇宙发展也仍处于较早期阶段 , 技术研发所需时间仍有不确定性 , 法律监管风险 , 市场竞争加剧致使收益不及市场预期 , 全球新冠疫情的反复可能对业务和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 市场系统性风险 。
虚拟未来
根据“元宇宙游戏第一股”Roblox的招股书 , 元宇宙所必须的八大要素包括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时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 。 这些要素在元宇宙游戏中已经有了部分实现 , 尤其体现在虚拟社交、用户创作和经济系统三个方面 。
袁英子表示:“未来元宇宙的发展终极境界是打破边界 , 打造一个统一的虚拟世界 。 在目前的互联网中 , 不同产品和生态之间是割裂的、是有边界的 , 购物需要专门下载一个电商APP , 社交需要专门下载一个通讯APP , 而在未来元宇宙的世界里 , 这些场景都将融合到统一一个虚拟世界中 , 用户可以在里面进行购物、娱乐、交易等等 。 业界对元宇宙的设想是用户可以跨平台随时随地参与 , 例如电脑、手机 , 头戴式VR、AR等等 , 这都是呈现虚拟世界的一种载体 , 载体可以更新换代 , 也许未来会是全息影像 , 脑机接口 。 ”
如扎克伯格在最近的公开信写道 , “下一个平台将更加身临其境 , 这是一个实体化的互联网 , 你不仅可以看到它 , 还可以在其中体验 。 我们称之为Metaverse——元宇宙 , 它将触及我们构建的每一个产品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