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投资“去泡沫”,追着新品牌“撒钱”的时代回不去了

_原题是:拥抱“新零售”“新消费”冰淇淋行业超常规、多元化前行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0月14日讯 10月11日-13日 , 由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天津贝克企隆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24届中国冰淇淋冷冻食品产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冰淇淋展)在天津梅江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全球人均年消费冰淇淋约为4.5千克 , 而中国人均约为2.9千克 。 与国际相比 , 中国冰淇淋行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叠加双循化下快速发展的新零售、新消费 , 正在超常规发展、多元化前行 , 行业创新发展信心十足 , 将不断带给消费者以惊喜 。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张九魁指出 。在4万多平米恢弘展区 , 400多家中外厂商展示了成品冰淇淋、冷食生产线、原辅料及添加剂、商用冰淇淋机等八大板块数千种最新产品 , 涵盖了冰淇淋全产业链 。 展会上冰淇淋新产品、新配料纷纷亮相 。 “冰冰有礼”经销商VIP品鉴活动 , 意大利冰淇淋及原料研讨和展示 , 天津市第15届“艾尔森杯”冰淇淋创意大赛 , 中国冰淇淋行业优秀创新产品评比 , 国潮之风正在将冰淇淋的高端产品、营养健康、消费场景席卷囊中 。专家介绍 , 企业纷纷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 , 在线上开辟或扩展营销通路 , 聘代言、开网店、搞宣传、做促销 , 冰淇淋线上到家业态呈现爆发式增长 , 还带火了家庭冰淇淋粉市场 。 青春一族在线上选品尝新购物到家成为常态 。 目前 , 头部企业及新锐品牌的高端冰淇淋通过新零售迅速抢占市场 , 有的一天网销额达100多万 。
作者/王海
随着双11购物节的启动 , 大量的品牌商家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阶段 。 很多新消费品牌创立几年就能估值10亿 , 远超在行业内深耕多年的老品牌 , 新消费赛道存在泡沫经济的声音不绝于耳 。
泡沫经济 , 是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 , 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 。 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 , 因此其资产犹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 , 因此经济学上称之为“泡沫经济” 。
“泡沫的本质反映的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 , 任何的行业都会出现很多优秀的新公司 , 但不是所有新的公司都能走到最后 , 都能成为那个百年品牌 。 ”新消费投资人黄海认为 , 对于投资人而言 , 在最初的1~3年 , 看不出来谁会真正成为那个赢家的 , 在不确定性过程当中 , 肯定有一些公司的估值就会比它应有的价值要高;但肯定会有少数公司最后能成为赢家 , 用现在的估值去看的话 , 还是非常低的 , 所以看泡沫是不是存在 , 那就取决于怎么看谁是最后的赢家 。
谁是最后的赢家 , 主要看谁能具备真正的成长性 。 估值是对未来成长性的价格判断 , 对于资方来说 , 他对于价值和价格有一个认知判断:首先是一个新品牌能否用合理的价格拉取到新用户;第二 , 品牌是不是足够具有成长性 , 比如用户的复购率;第三 , 品牌能否真正让消费者精神追随 , 形成真正的品牌和品类心智 。

新消费投资“去泡沫”,追着新品牌“撒钱”的时代回不去了

文章图片
图1/1

“随着直播带货这类渠道的兴起 , 新品牌的起量速度远超10年前的品牌 , 但如何爬过迅速起量 , 能够稳定住 , 这个坎是很多品牌迈不过去的 。 ”元璟资本合伙人田敏告诉笔者 , 从营收量级上来看 , 起初新品牌靠砸钱很快就能达到每月几千万元;大部分好的品牌也能迈入2亿~3亿元年营收的阶段;但是要实现4亿~5亿元的营收 , 需要品牌定位、产品运营和整个公司的管理相结合;而当公司真正跨越至5亿~10亿元的营收时 , 品牌就具备了价值 。 从投资回报周期来说 , 比原来做互联网投资会稍微短一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