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对平仄、音调有什么要求?( 二 )


对联对平仄、音调有什么要求?

文章插图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平仄相对),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 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 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
对联对平仄、音调有什么要求?

文章插图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 。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 。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 。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般套用律诗的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
对联对平仄、音调有什么要求?

文章插图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 。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 。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 。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 。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 。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 。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
对联对平仄、音调有什么要求?

文章插图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 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 。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异位重字”和“同位重字” 。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 。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 。不过,有些 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 。
对联对平仄、音调有什么要求?

文章插图
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 。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 。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 。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 。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 。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 。
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 。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 。“联”就是要内容相关 。
禁忌事项
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也求精 。
对于对联爱好者来说,只要认真避免以上九忌,就不愁对不出好的对联!
对联对平仄、音调有什么要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